今天標題黨了一下,大家勿怪。: )
近接連在知乎看到兩個事情:
其一,是有個自媒體人宣稱:這一類書,我建議你少讀為妙。
什么書呢?文學。
作者的理由是:對于年輕人來說,文學讀多了沒啥好處,既改善不了生活,又得不到什么知識,反而會造成矯情病。應該多講究功利和實用,多讀商業、財經、技術類書籍。
其二,是有個微博大號表示:文科生都是弱者。
他的理由是:文科生大多是學不好數理化才選的文科,上了大學也沒啥好專業好學校能選,畢業了更是一批批失業。既得不到核心競爭力,也對社會起不到什么作用。
這兩個觀點驚人地相似,都把炮口對準了人文領域。前者在知乎拿了5000多贊,相關問題下有1000多個回答;后者也在微博引起了層層發酵。
那么,我們究竟該不該讀文學?文科生是不是真的一無是處?
我并不打算討論這兩個問題。
因為,這兩個問題,實在……太老了。
在我記憶里,這十幾年來,「人文誤國,理工興邦」的調調,一直都不乏市場。
我想聊的,是另一個問題。
如果你仔細研究過自媒體上的各種「爆文」,會發現一個現象:
它們往往,都有一個明確的矛盾指向和攻擊對象。
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說:你直接寫「我們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來掙更多的錢」是不行的,一定要寫「是誰剝削了我們的財富?是資本家!」
同樣,寫「女性要自立,謀求經濟獨立」是不行的,要寫「這個男權主義社會,還要欺壓女性到什么時候?」
諸如此類。
按照前者的模式寫,大家會點頭稱是,表示說得很對;
按照后者的模式,大家才會義憤填膺,紛紛轉發,來抒發心中一口惡氣。
比如近特別火的另一個事情,馮小剛讓《芳華》女主角在宴會上跳舞 —— 我看到很多同行,上來就是兩個調調:
1)中年油膩猥瑣老男人果然惡心;
2)跪舔權貴的人怕是跪得太久,不會站了。
且不論事實本身,這種行為就好像:槍口早就準備好了,就等目標自動送上來。
畢竟,許多人刷社交媒體,未必是為了獲取資訊,很多時候,就是想看到一些自己認可的東西,獲取認同感,抒發一下情緒。
只有「矛盾」,才能調動讀者的情緒,讓讀者被「喚醒」,有動力進行轉發。
這些文章的模式,都是樹立一個靶子(不管實際上是否存在),再把炮火往靶子上打。通過這種方式,篩出兩撥人,一撥人贊同,是友軍;另一撥人反對,自動成為敵人。
友軍會跟著自己一起打,而敵人會反擊。到頭來,打著打著,獲益的就是作者自己,因為流量掙到手了。
矛盾越強烈,火藥味越濃,雙方打得越歡。
你看,前面舉的「文學」「文科生」的例子,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否定文學,可以篩出兩撥人:一撥是讀文學的,一撥是不讀文學的。后者會點贊轉發,因為覺得說出了心里話;前者會反對、抨擊、討論,因為覺得完全是胡說八道。
但無論是反對還是支持,事情被討論得越熱烈,始作俑者就越開心 —— 知名度就這樣打出去了。
同樣,罵文科生,會篩出三撥人。一撥人「自認為」是文科生,一撥人「自認為」是理科生,還有一撥人,認為用這種方式劃分人群十分荒謬。
那么,結果是:理科生會附和,文科生會反對,而打到酣處,第三撥人又會按捺不住,站出來,告訴大家:給自己貼上「文科生」「理科生」的標簽,本來就是非常愚蠢的。一個復雜的人,絕不應該被這樣簡單化。
流量就到手了。
我把這稱為「觀點輸出」。
想一想:這類「觀點輸出」類內容,讀完之后,會有什么收獲呢?
除了讓爭論雙方,都更加堅信自己的立場,還有別的嗎?
沒有了。
比如前面的「文學」,假設你是一個喜歡讀文學的人,讀完這些內容,你會改變主意嗎?多半不會。
你只會覺得「這人怎么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為什么會這樣呢?很簡單。因為類似這樣的內容,本來就不是為了說服你,而是以引發爭論、調動情緒和吸引眼球為目的。
在這樣的文章中,你會看到大量想當然、不加驗證的斷言 —— 比如
「文科完全可以自學,而理工科必須要有老師講授」
「課程越難壓力越大,說明你掌握的本事就越多,也就越能形成你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年輕人,在生活閱歷極為粗淺的情況下,去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兩個結果:,沒病;第二,得病,得那所謂的矯情病」
等等。
這些都是原文的節選。
你不會看到嚴謹的數據,學術理論,研究發現,推理論證。
如果你針對以上斷言,去問一句「為什么」,你會發現,所有理由都欠奉。
它們本來就不是為了嚴謹論證,而是為了引發爭議。
簡而言之,就是觀點先行,既缺乏論據,又缺乏論證。
我在許多文章里面,都強調過:觀點一點都不重要—— 每個人都可以有許多觀點。真正重要的,是論據和論證。
讀一篇文章、一本書,不要去看作者抱有什么觀點,要去看作者提出了什么論據,如何運用邏輯去組織內容、證明他的觀點—— 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比如我可以隨便說一句:滬指3月會漲到3500點。你敢買嘛?你一定會想知道,我是憑借什么線索和趨勢,為什么敢作出這樣的預測。
然而,自媒體是個準入門檻極低的行業。許多自媒體人,不但缺乏專業知識,甚至缺乏基本的責任心。
這就導致了,「觀點輸出」的文章大行其道。既有效,又省心,還不容易出錯。
這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呢?
大家也許還記得我在 中提到的「群體極化」。其實不僅僅是群體會呈現極化,個體也會出現極化。
有研究顯示:當人看到相反的觀點時,直覺是「否定」和「質疑」。一旦質疑成立,反而會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
也就是說:當雙方進行爭論時,如果雙方都未能拿出強有力的證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結果只能是擴大分歧 —— 原本相信立場A的,更加堅信A;原本認同立場B的,也更加相信B。
這就是「個體極化」。
這樣的內容和爭論,無非只是將矛盾進一步激化,讓擁有不同立場的個人和群體,越發對「對方」產生反感而已。
我們現在常見的各種對立:兩性對立,階層對立,勞資對立……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這樣被挑撥起來的。
一不注意,就容易被這種行為所擺弄。
那么,如果換了我,要勸人少讀文學,我會怎么寫呢?
這個問題沒法回答,因為我壓根就不會這樣寫……
很簡單,試想一下:讀實用書籍,跟讀文學,這兩者之間,矛盾嗎?
壓根就不矛盾。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的問題是「不讀書」,而不是「讀什么書」。
讀文學和讀實用書籍,并不存在二擇一的問題 —— 本質上,都是「多讀書」,都是好事,為什么要把這兩者對立起來呢?
這就是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維。是在「觀點輸出」類內容中,非常常見的手法。
同樣,用「文科生」「理科生」給一個人劃分標簽,也是非常拙劣的「二元思維」 —— 一個人的經歷和成就,跟他的大學專業,能有多少相關性?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十分荒謬。
類似這樣的二元思維,在自媒體文章中極其常見。
比如:
選擇感興趣的還是掙錢的? —— 這兩者一定矛盾嗎?
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 公司大小是擇業的標準嗎?
你站在老板的立場還是員工的立場? —— 老板和員工一定不共戴天嗎?
你支持還是反對一個觀點? —— 不可以有別的態度嗎?
諸如此類。
在是與否、黑與白之間,有著廣闊的「中間地帶」,很多時候,這些才是我們所要去關注的點,而不是極端。
另一方面,這種「觀點輸出」內容,通常有什么特征呢?
它們往往只負責提出問題,而不負責解決問題。
依然舉前面文學的例子。
想一下:一個人,如果只讀文學書籍,不讀「實用性」書籍,那很顯然,他一定是因為興趣才去讀的,本身就不在乎「實用」。
在這種情況下,你告訴他:要多讀實用類書籍,因為這樣才實用 —— 這樣說有意義嗎?
所以,這樣的內容,沒有任何價值。
因為它起不到任何建設性的作用,也就是「只破不立」。
倘若是我的話,可能會告訴你:
如果你只是埋頭苦讀,不去研究理論知識的話,你可能會領略不到許多作者的苦心和細節,比如結構、象征、隱喻、思想,等等。
所以,我會建議你,把目光轉移到「知識」上,更、立體地理解背景,這樣才能更好地體驗文學之美。
更進一步,如果你對這些知識感興趣,可以再以此為依托,去研究更多的東西,去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等等。
參見:用這種方式讀書,會更有意思
這才是一種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未必是的方式,但比起一味發泄情緒和煽動矛盾,會更有用一些。
后,總結一下。
如果你讀到這樣的文章,不妨留個心眼。很可能,這就是一種以挑撥情緒和爭論為目的,來獲取流量的手段。
矛盾指向:明確地指出某個群體,告訴你,他們是錯的。
觀點輸出:只擺出觀點,不提供論據和論證 —— 就算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哪怕寫點有趣的案例和信息也可以嘛。
二元思維:將兩個不一定對立的東西對立起來,無視中間的可能性。
只破不立:通篇都是攻擊,沒有任何有建設性、有操作性的內容。
不要受到它們的擺布。
新的一年,讓我們的雙眼更清楚一些。
(原創LachelL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