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信人類自石器時代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古埃及已有記載使用玻璃作器皿。1827年發(fā)明的玻璃壓印機器,開展了大規(guī)模生產廉價玻璃器具的道路,玻璃上有時會以酸或其他腐蝕物料刻上藝術圖案,傳統(tǒng)的造法是在吹或鑄玻璃的時候由工匠刻作,后來在1920年發(fā)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辦法,亦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產的廉價玻璃器具逐漸出現。
中國在西周時亦已開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時期的古墓中曾發(fā)現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國人多以琉璃稱以火燒成,玻璃質透明物。宋朝時則開始稱之為玻璃。到明清時,習慣以琉璃稱呼低溫燒成,不透明的陶瓷。很多當時的“琉璃”嚴格上來說,并不屬于現代所說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