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雞舍的搭建:雞舍選在遠離村莊、地勢略高、通風條件好的地方,無論建石棉瓦房或平房,房屋都不能太低,太低的房屋冬天保溫差、夏天隔熱差。房頂設天窗,墻根留通風口,門窗不能太小,房舍的跨度在5米以上。
2、取暖加溫:溫度是提高苗雞成活率的關鍵。雞舍建成后,加溫設備用地炕。地炕的火頭應建在靠近房門一側的山墻邊,火龍進屋后分左、右兩叉,到另一側山墻匯到一起,從墻外煙囪排出。火龍距左、右兩側墻壁大約在0.75-1.50米之間。
3、網架的搭建:雞網一般搭建距地面1-1.2米左右,靠房屋兩邊,在火龍的正上方,中間留0.5-0.75米左右的走廊,以便于清糞、添食加水等工作。架子用直徑為2-2.5厘米的竹桿或木棍搭建,以能承受成雞的體重為宜。
4、進雛前的準備:新建雞舍,只需用藥簡單地噴灑一次就可以了。例如用百毒殺、王等噴霧。若是老雞舍,先把雞舍設備仔細刷洗干凈,再用2%燒堿溶液噴灑。然后,用高錳酸鉀、甲醛熏蒸,后再用百毒殺噴霧。全部完畢,開始點火預溫,使育雛范圍的溫度達到33-37℃。預熱時間要視季節和外界氣溫而定。要隨時檢查溫度計,觀察溫度是否合乎要求。火爐預溫要防止煤氣中毒。
5、進雛后的管理:進雛后,要先飲水,后開食。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葡萄糖以減少運輸途中的應激。
A、進雛后的溫度:以雞群感到舒適為標準。若雞群遠離熱源,有張嘴呼吸現象,則表明溫度偏高。若雞群靠近熱源,并往一塊擁擠,則表明溫度偏低。雞群均勻地散臥在熱源邊沿,則表明溫度適中。一般前一周溫度在33-37℃,以后每周下降3℃左右,終到21℃較為適宜。
B、濕度:麻雞在適宜溫度范圍,理想濕度大約在40-72%之間,濕度過大,會誘發多種疾病如球蟲病的發生,濕度過低,空氣中的塵埃增加,容易產生呼吸道疾病。
C、光照:麻雞一般采用一周前24小時光照,以后每周減2小時,減到16-17小時/每天,保持到出售。光照強度原則是以強到弱,周時,每平方米應有2.7瓦的光量(60W燈泡)。這樣可以幫助小雞熟悉環境,充分采食飲水。第三周開始改為每平方米0.7-1.3瓦的光量(40-25W燈泡)。強光對雞群有害,阻礙生長,弱光可使雞群安靜,有利于生長育肥。
D、通風: 雞舍內空氣新鮮和適當流通是飼養麻雞的先決條件。足夠的氧氣能使雞只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一般雞舍的含氧量應保持在18%以上,舍內避免氨氣過重,吸入過多氨氣會刺激氣管,引起氣管炎、結膜炎、腹水癥等,也增加球蟲病的感染機會,從而降低飼料的轉化率,造成生長緩慢。
E、防疫: 定期防疫能有效地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如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等,麻雞一般用4次疫苗即可。周用新成疫+傳支H120滴鼻點眼,同時用新成疫油苗頸部皮下注射0.4毫升;第二周用法氏囊弱毒苗滴口或飲水;第三周用法式囊中毒苗飲水;20天左右禽流感(H5N1-4)頸部皮下注射0.5毫升;第七周末用新成疫+傳支H52苗引水。
F、觀察雞群:可以隨時了解雞群的健康狀況。健康的雞精神好,反應靈敏,食欲旺盛;不健康的雞精神萎靡,行動遲緩,縮頸閉眼,反應遲鈍,離群呆立,翅膀下垂,精神差。正常情況下,糞便有一定的形狀,呈灰褐色,表面附有一定量的白色物質。若糞便異常,說明已感染了疾病,要及時診治,以免造成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