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的分類
腰鼓:相傳由羯鼓演變而來,公元四世紀開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稱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來,“鳳陽花鼓”、“花鼓燈”和淮北“花鼓戲”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漸演變?yōu)楝F(xiàn)代的形式。
腰鼓形似圓筒,兩端略細,中間稍粗,兩端蒙皮,鼓身有兩支鐵環(huán),用帶子懸掛在腰間,兩手各執(zhí)一木槌敲打,腰鼓無固定音高,音響清亮,既可用作伴舞樂器,也可作為舞蹈道具,表現(xiàn)歡快熱鬧的情景,是腰鼓隊的主要樂器。
狼帳:又名“兩杖鼓”。流行于福州地區(qū)。狼杖源于古代細腰鼓類樂器,形制與朝鮮族長鼓相似。鼓身木制,全長約70厘米左右,中部細小,兩端粗大而中空,兩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徑30厘米左右,鼓皮裝于金屬圓環(huán)上,由繩索穿系繃緊。用木棰敲擊或用手拍擊發(fā)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樂器之一,也用于閩劇伴奏。
漁鼓:漁鼓又稱“竹琴”或“道筒”,南宋時已有這種樂器?,F(xiàn)代使用的漁鼓,是在長65~100厘米、直徑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豬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時,左手堅抱漁鼓,右手拍擊,是民間曲藝“道情”、“漁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樂器。
同鼓:民間流傳的較大型的鼓類樂器。堂鼓之一種。廣泛流行于蘇南一帶。同鼓的鼓身呈桶形,中間略寬,鼓高約60厘米,多用椿木、色木、樺木或楊木制作,兩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徑約50厘米。鼓身中部裝有3個鼓環(huán),用以穿系鼓帶或作懸掛之用。
演奏時,將同鼓懸空掛于木制三腳架上,以紅木或其他硬質(zhì)木料制作的雙棰敲擊。用于民間器樂合奏、舞蹈、戲曲伴奏和喜慶節(jié)日里群眾性的鑼鼓隊。在鑼鼓隊行進時可系帶懸掛在身上演奏。奏法有單打、雙打、滾擊、悶擊等技巧。敲擊鼓心、鼓邊、鼓框,由鼓心逐漸向鼓邊去奏,或由鼓邊逐漸向鼓心敲擊,均可取得不同的音色變化。
在器樂合奏“十番鼓”、“十番鑼鼓”中,同鼓與板鼓由一人兼奏,擊鼓技巧尤為繁復(fù),用輕重擊、輕重滾、連滾帶擊或多種奏法的交互組合使用,可以演奏出風(fēng)格迥異的鼓段(或稱“鼓牌子”)。
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狀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變而來,也稱“南堂鼓”。由于形狀似缸,還有“缸鼓”之名?,F(xiàn)已廣泛用于京劇等各種地方戲劇和歌舞伴奏、器樂合奏及獨奏。
花盆鼓的鼓身高60厘米,鼓上面直徑57厘米,鼓的下皮比上皮小一倍,直徑為28.5厘米,鼓身周圍繪有民族風(fēng)格的金色云龍圖案,形象維肖,栩栩如生。并附用特制的鼓架。鼓身多用椿、楊或柳木制作,經(jīng)車旋而成。鼓皮用水牛皮或旱牛皮,但上面鼓皮以用牛的脊背皮為好。演奏花盆鼓時,以木棰敲擊上面鼓皮而發(fā)音,音色低沉、雄厚,比堂鼓柔和,并可奏出不同的音調(diào)。
大堂鼓:鼓類樂器中形體較大者,多使用椿木、色木、樺木和楊木等制作鼓身,因鼓面較大,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在鼓身上下蒙以兩塊面積相同的牛皮而成,平常置于木架上用兩個鼓捶演奏。大鼓發(fā)音低沉而雄厚,主要用于器樂合奏、舞蹈和戲曲伴奏,也是鑼鼓隊中的主要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