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是中國苗族的一種民間舞蹈。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guān)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于唐代。鼓舞的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根據(jù)跳舞的人數(shù)可以分為單人、雙人、群體鼓舞三類;還可以根據(jù)鼓舞的表演形式分為猴兒鼓、對跳鼓、四面鼓、團圓鼓鼓舞等四類,花樣繁多的表演形式,應(yīng)對著不同的節(jié)慶氛圍,精彩紛呈。
鼓舞——是一邊擊鼓邊舞的苗族民間舞蹈。鼓為木制,以牛革蒙于兩端,置于架上敲擊。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guān)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于唐代《朝野僉載》卷十四:“五溪蠻,父母死,于村外閭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钡挠浭?。說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苗族“鼓舞”主要分布于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
傳說苗族大鼓是魔王的皮做成的,苗族人民每當豐收喜慶,祭祀集會,都要擂響震天大鼓,以震懾妖魔,祈求幸福安康。苗族鼓舞有慶年、慶神兩種。慶年俗謂年鼓,與夏歷正月初四起至月半止,每晚餐后暇時無事,相約抬鼓于寬坪中行之娛樂,以熱鬧新年;慶神俗謂之神鼓,于秋冬時,椎牛椎豬隆重舉行祭,賓客畢至,演樂行法時行之。但年鼓是出于公眾游戲;神鼓是屬于典祭慶祝。不論是慶年還是慶神,其設(shè)備都是用大鼓一個,斜置于木架上,一人站立鼓旁,手持木棒兩根,力擊鼓邊,俗謂之敲邊鼓,左手打一棰,右手打兩棰,即二夾一之打法,其聲音“呱、打、打,呱、打、打”,如法敲之,為鼓舞者伴奏。鼓舞者手執(zhí)短棒兩根,于鼓正面,隨著敲邊節(jié)奏快慢緩急,兩手更換,施以打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擊之。左手擊鼓,右手舞,右手擊鼓,左手舞之,忽快忽慢,若斷若接,前后旋轉(zhuǎn),疾徐應(yīng)節(jié),聞之有趣,看之尤佳,故名鼓舞。
水鼓舞兩個來源的傳說,均以祈雨為主題,反映了苗族農(nóng)耕文化的源遠流長。 苗族原始崇拜的反映?!睹缱迨吩姟氛J為,雷公在天上掌管“雨事”,所以水鼓舞祭祀時,主祭要高呼:“下雨來,雷公!”傳說龍蟄伏時水波不興,一旦翻身則大雨滂沱,在水中擊鼓跳舞,驚動它就會下雨。據(jù)說,每次舉行水鼓舞活動后,馬上就會雷聲大作,普降喜雨,這是苗族雷、龍(自然)崇拜的體現(xiàn)。日常生活中,苗族既崇拜共同的祖先,也崇拜本支系、本宗族以至家庭的祖宗,在水鼓舞來源的個傳說中,專門敘述了對告翌仲老祖公祭祀后,上天普降甘露的細節(jié)。從中管窺到祖先崇拜的“信息”。 苗族社區(qū)團結(jié)教育的體現(xiàn)。每次大稿午水鼓舞活動期間,村行政組織或有名望的老人都要號召,各家各戶都會積極主動貢獻出香紙、酒、肉等公共的祭品在河邊共同祭祀,而且家家戶戶都要派人參與,這種活動有效地促進了村內(nèi)的團結(jié),增強了凝聚力。節(jié)日期間,周邊群眾也會云集參加踩鼓等活動,親友還要送帶上禮品前來祝賀,親如一家;舊時還有賽馬、對歌、斗牛等活動,如今則有籃球賽等,有時少則萬人,多則兩三萬人,有效地促進了各村寨之間的團結(jié)。 苗族傳統(tǒng)歷法文化的反映。苗族人民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套獨特的歷法系統(tǒng)。根據(jù)《苗族史詩·鑄日造月》研究發(fā)現(xiàn),苗族曾實行十二辰紀日。水鼓舞節(jié)以每年農(nóng)歷六月個卯日之后的個丑日舉行起鼓儀式,第二個丑日舉行盛大的踩鼓活動,這充分反映了苗族傳統(tǒng)歷法的現(xiàn)實作用。以至于在貴州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中,水鼓舞節(jié)被列入了“歲時節(jié)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