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裱古舊字畫,需經(jīng)過沖洗去污、揭舊補綴、修磨殘口、礬掙全色、刺制裱綾、鑲嵌綾絹、轉(zhuǎn)邊扶背、砑光上桿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為:修復畫心、品訂裱式等。
裝裱字畫的綾絹須經(jīng)過調(diào)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據(jù)畫面色彩的濃淡、繁簡及用途來選擇。天地綾子的花紋圖案要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銅色小邊,用絹染托。染托綾絹均用宣紙夾連,以適畫心厚度。裝裱字畫均用宣紙,夏背紙用夾連、錦連托制為宜,還要使夏背紙的相接處,避開畫面要節(jié)及人物的頭部,否則強急舒卷,有損畫幅。裝裱用糊,稀則有利畫平,古人說“良工用糊如水”。制糊要棄去面粉中的麩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適中。刮制天桿地桿,選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挺直。書畫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畫桿可避蟲蠹。
形式亦稱品式。主要有:①條幅,因是垂直懸掛,又稱掛軸,或軸。自上而下包括天桿、天頭、驚燕、上隔水、圈檔、畫心、下隔水、地頭、地桿、軸頭等,一般為天頭大、地頭小。②長卷,也叫手卷,簡稱卷。由天頭、副隔水、前隔水、絹邊、引首、畫心、后隔水、題跋紙心、拖尾等組成。③冊頁,首尾相連、折疊而成,其形式類似畫冊,每頁一幅畫,或一畫一跋,首尾為硬面包錦,內(nèi)有邊、畫心、分心等。冊頁有多種樣式,其中左右翻折,向右開版的稱蝴蝶裝,上下翻折,向上開版的為推蓬裝等。另外裝裱幅式還有屏條、對聯(lián)、橫披等。
裝裱藝術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書畫墨妙必須經(jīng)過裝裱才便于收藏、流傳和欣賞,因而裝裱技術的高低,綾絹色彩的選擇與裝裱形式的設計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藝術效果;歷代書畫珍品,如已糟朽破碎,一經(jīng)精心裝裱,則猶如枯木逢春,一些珍貴畫文物因此不致湮沒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