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標在產品的主要用途時是通過圖形識別引導用戶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圖標的設計性都不是位(更不要提藝術性),而是識別性占位,凡是不具備識別性的圖標,設計的再好看,都是失敗的圖標。 所以在產品設計中,我反而不會把精力放在圖標設計上(特別是那些幾乎每個產品都會有的功能和框架),因為現行的圖標樣式已經完全能夠讓用戶做到正確的識別且不會產生交互行為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花心思為同樣的含義和交互行為想一套全新的且咋人眼球的圖標效果,就是多此一舉。還不如好好想下色彩在產品中的運用以及如何選擇好的圖片和構圖。
產品設計的過程更多的情況是將同類異化的過程, 即主觀能動地將主體與同類之間產生相應的差異性, 同時這種差異性必須在產品與消費需求對應關系的價值判定中處于優勢地位, 方可獲得被選擇的權利。 因為比較的終目 的是做出選擇, 選擇的結果就意味著優勝劣汰的競爭。 但產品設計的過程同時還存在將異類同化的過程, 即主觀能動地將主體與異類之間產生相應的一致性, 同時這種一致性同樣必須在產品與消費需求對應關系的價值判定中處于優勢地位, 方可獲得被選擇的權利。 無論同類異化還是異類同化, 我們的目 的均是如何獲得相對恰當且有比較優勢差異的對應關系。
所謂的同類比較就是發現比較對象的差異性, 也就是說將同類異化的過程, 如果這種異化超出原有的范圍, 就形成了 異類。 反之異類比較實際上是同化的過程, 即尋找共同點, 如果這種過程進入某個范圍, 自 然異類就會被轉化成同類。 因此, 比較是同化與異化共存的過程, 如果主觀在比較之前, 先判定是同類比較, 自 然比較更多的是異化的過程, 如果主觀在比較之前, 先判定是異類比較, 自 然比較更多的是同化的過程。 前者比較的結果是發現差異性, 后者則尋找共同性。
當意識到這個周期存在時,你就會發現,不是每一次都要做出90分的方案產品。典型的例子是,驗證階段和成長階段,在基礎功能上的做到60分,核心功能的75分,比基礎功能和核心功能上都做到90分,更加合理。 比如驗證階段,也包括成長階段,有太多不確定性。如果把一個功能更做到80分,可能上線沒人用(直到產品上線,你其實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或者公司業務定位調整了,棄用了這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