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模劑是用在兩個彼此易于粘著的物體表面的一個界面涂層,它可使物體表面易于脫離、光滑及潔凈。
脫模劑廣泛應用于金屬壓鑄、聚氨酯泡沫和彈性體、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注塑熱塑性塑料、真空發泡片材和擠壓型材等各種模壓操作中。在模壓中,有時其他塑料填加劑如增塑劑等會滲出到界面上,這時就需要一個表面脫除劑來除掉它。
理論上,脫模劑具有較大的抗拉強度,以使它在與模壓樹脂經常接觸時不容易磨光。在樹脂中有磨砂礦物填料或玻璃纖維增強料時尤其如此。脫模劑有耐化學性,在與不同樹脂的化學成份(特別是苯乙烯和胺類)接觸時不被溶解。脫模劑還具有耐熱及應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損;脫模劑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轉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礙噴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
通常,內脫模劑的起始用量為樹脂量的1%,有效添加范圍是基于樹脂重量的0.75-2%。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1、薄壁的簡單型材,用量可以適當少些,比如0.8%或更少;
2、厚壁或形狀復雜的型材需要多加一些。
3、在高填料體系內,應提高內脫模劑的添加量,但內脫模劑添加量過多,會延遲固化。
4、在拉擠生產中,如果阻力過大又找不到原因時,就需要適當增加脫模劑用量。在使用時應注意加料順序,在混合時應在加入固化劑、填料和其它樹脂添加劑之前,將內脫模劑加樹脂體系中并混合均勻。這樣可以達到的脫模效果。
解決方法
-噴射不均引起:改善涂布;
-噴涂流淌引起:調整噴涂量;
-擦拭引起:選擇脫模劑硬度及溶劑體系;
-蒸發引起:固體分溶解度不同或溶劑溶解能力不同,橘皮現象, 蒸發時固體析出時不能形成均勻皮膜,調整分散劑和溶劑;
-樹脂流動引起:易于轉折處出現,模具設計時克服;
-氣泡引起:制品表面有許多細小氣泡坑,原料問題或脫模劑消泡性能,脫模劑和模具間有空隙卷進空氣或模具表面粗糙等,提高脫模劑硬度;
-制品收縮引起:收縮應力超過抗張力,同心斑痕,主要選擇材料收縮率,注入壓力等調整;
-模具材料熱容量引起:模具補強材料熱容量分布不同,儲存熱量不同,高溫處反應快而產生;或高溫處熔解脫模劑而引起,模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