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有"大斂"和"小斂"之分。小斂是指為死者穿衣服。根據(jù)史籍的記載,古代小斂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臥室門里。那個時候,先把小斂衣陳列在房里,然后鋪設(shè)好斂床,接著舉行著裝儀式。主人和主婦都要把頭上的飾物卸下來,把頭發(fā)盤束在頭上,男子要露臂,大家都要不停地號哭,以示悲痛至極。主持儀式的人開始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鋪席,再鋪絞,它們的質(zhì)地,要據(jù)死者的身份而定。無論貴賤尊卑,死者都應(yīng)該穿上十九套新衣。穿好以后,親屬用被子把尸體裹上,然后用絞帶捆緊。在這以后,再把布囊(稱"冒",分為上下兩截)套在尸體上,然后蓋上被子,覆蓋好尸體。
在民間的習(xí)俗里,入殮的衣服和被子忌諱用緞子,因?yàn)?緞子"諧音"斷子",惟恐因?yàn)檫@個原因遭到斷子絕孫的惡報。人們的做法一般用綢子,"綢子"諧音是" 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孫。殮衣又忌諱用皮毛制作。獸皮,雖然是難得的貴物,但是對于已經(jīng)死去的人沒有益處,留下來對生者倒還可以有用。還有一種說法是,用獸皮做被子的話,死者來世會轉(zhuǎn)生為獸類的。另外一種說法是從"全尸"考慮的,說是恐怕人尸與獸革混雜一處而不能辨別。殮衣還不能用帶"洋"字的布料,殮衣是給去世的人穿的,帶洋字的布料會使殮衣帶有"陽"的意思,對于在陰間的死者不好。
"大殮"是指收尸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這就意味著死者與世隔絕,與親人后一別,所以舉行大殮儀式非常隆重。
收尸盛殮的棺材,是以松柏制作的,忌諱用柳木。松柏象征長壽。柳樹不結(jié)籽,或以為導(dǎo)致絕嗣。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摻一些杉木,據(jù)說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會遭天打(觸雷電)。壽木做好后,擱在那里不能移動,俗說隨便移動,對本人不利。棺材外面一般漆成朱紅色,寫上金字。也有畫上花鳥人物的。
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cè)账?,?yīng)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yīng)選在剛?cè)障略?,剛?cè)铡⑷崛找浜虾貌判?。否則,不吉。按照迷信的講究,凡下奇月死者,應(yīng)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應(yīng)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若不能及時葬埋,可先柩起來。在河南一帶,還有埋葬忌月的習(xí)俗,并且與姓氏有關(guān)。據(jù)說,張、王、李、趙四姓人,禁忌六、臘月動土葬埋。其余姓氏,三、九月禁忌動土葬埋。若忌月有喪事者,要排至三七、五七殮葬,必得避開忌月才行。如特殊情況需及時出殯者,也只能先用青磚柩之,不得入土葬埋。臺灣以及南方一些地區(qū),俗忌七月出葬。因民間傳說,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jié),該月陰間得鬼魂要到人世上來討食。為避鬼煞,故忌此月殯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