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我國汽車的保有量持續高速增長,每年的報廢量也隨之增加。報廢汽車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成為回收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節約原生資源,實現環境保護、保證國家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報廢汽車中的許多物件,像舊發動機、舊輪胎等都可以進行循環利用。以舊發動機為“毛坯”, 按照嚴格的技術要求,采用專門的工藝和設備,對主要零部件進行清理、檢測、加工、更換,可以生產出“再制造發動機”。其功能、油耗、環保等指標完全能夠達到新發動機的標準,其價格僅是新機器的50~60%。用這種辦法,舊發動機85%的價值得到了利用;而回爐只利用了原價值的3%。廢舊輪胎回收利用也是如此。國際上每年舊胎翻新量一般占新胎量的10%。我國每年生產新輪胎1.01億條,產生廢舊輪胎約3000萬條左右,其中400萬條得到了翻新,僅占新胎量的4%。據測算,每翻新一條胎可節約橡膠4千克,碳黑2千克,尼龍簾布1.7千克,石油18千克,鋼材1千克。只要使我國的舊胎翻新量達到國際一般水平,節約的資源量就是很可觀的。
報廢汽車拆解、破碎環境保護基本要求1.報廢汽車拆解、破碎企業的建設與運行應以環境元害化方式進行,不能產生二次污染。2.報廢汽車拆解、破碎應以材料回收為主要目的,應限度保證拆解、破碎產物 的循環利用。3.報廢汽車拆解產生的廢液化氣罐、廢氣囊、廢蓄電池、含多氯聯苯的廢電容器、廢尾氣凈化催化劑、廢油液(包括汽油、柴油、機油、潤滑油、 液壓油、制動液、防凍 劑、防爆劑等,下同〉、廢空調制冷劑等屬于危險廢物,.應按照危險廢物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處置。
完善的回收法規和有效的操作程序
汽車業內專家認為,與歐美日等汽車發達國家的汽車回收法規相比,我國的相關法規和標準至少落后四五年。以日本為例,在上世紀90年代“豐島事件”后,日本開始將報廢汽車處理納入日程。2005年1月1日起,一部專門針對報廢汽車回收處理的《汽車回收再利用辦法》出臺。
在這部法律中,除了政府機構之外,非政府機構汽車回收再利用促進中心等也被納入到管理機制中,實現了政府和非政府互補的方式進行聯合管理。重要的是,這部法律明確了報廢汽車處理流程,即車主———收購公司———拆解公司———破碎公司———終處理公司。對于各個環節負責機構的責任和承擔的費用等也都進行了詳盡的說明。此外,在實際的回收過程中還引進了先進的電子目錄系統,通過對每一輛車進行標號,確保汽車回收處理的整個流程萬無一失。
因車輛違章被依法扣留的機動車的當事人車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百一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在30日內不到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的,并經公告3個月仍不來接受處理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
按照相關規定,9座以下的小型普通汽車是無限期,但需要按時年檢,10座以上普通汽車的使用年限為20年,駕駛拼裝或者已達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上路行駛的,將面臨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