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大的饑渴是什么?是被認可。誰不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誰不渴望自己的價值被認可?你喜不喜歡那個一直用美妙的話語來贊美你的人?李萬博導師認為:贊美是一種處世和社交的工具,恰如其分的贊美就像高山流水一樣,淙淙而下,泠泠作響,讓人賞心悅目。恰到好處地說出別人的優(yōu)點, 別人被認可了,也就更愿意與你交往,你也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很多人不習慣贊美別人,尤其對身邊親近的人更是在贊美上趨于吝嗇。
以教育孩子為例。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對孩子期待高這是正常的心理、正面的動機。但是正面動機的背后不一定有正確的行為方式。不知大家細想過沒有,我們可以原諒自己的過失行為,但是對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多的時候是拿著放大鏡去挑刺找毛病,去指責。
“你怎么干啥啥不行!”“你是白吃飯的嗎!”“這孩子怎么這么笨!”“能不能給我爭點氣!”
這樣的語言往往會導致孩子的思維形成慣性,那就是只要出現(xiàn)一點失誤或是失敗,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只要一點點不完美,父母就會不愛他(她)。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使孩子背負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大多數(shù)的孩子會毀在父母的苛責語言當中,他們會覺得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他們沒有夢想與追求,他們習慣自我否定,習慣說喪氣的話,習慣說我不行, 習慣自暴自棄;此外有極少數(shù)人,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去證明給父母看,可是無論他們做得多好,都找不到自我價值感,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有的女性非常,條件堪稱完美,卻找了一個極普通的男人結婚,讓別人驚詫不已。
在《總裁演說思維》落地咨詢會上,李萬博導師講過,真正的贊美源自無條件的愛,是像贊美詩一樣的愛的語言。
“爸媽并不看重你的成績,就算你的排名倒數(shù),你都永遠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們永遠愛你。爸爸媽媽對你的愛,和你學習是否沒有關系。有沒有出息,我們都一樣愛你!”
很多父母不敢這樣表達,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因為我們擔心這樣說話,孩子會不會真的就考個倒數(shù),成為沒出息的孩子。其實,愛,是偉大的力量。我們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是當我們的孩子因為學習的壓力而痛苦不堪時,為人父母的我們冷靜地想一想,可不可以給孩子更多些快樂呢?當孩子感受到我們無條件的愛時,他們會成材的,也會感知到幸福的。
還有一類人,他們的語言中少贊美、多冷漠、多挑剔、多指責,實際上是不愿承認身邊的人的,因為承認別人的就襯托自己的不夠。比如夫妻之間,總有人擔心,他(她)已經(jīng)蠻的了,我再贊美他(她),擔心他(她)飄起來,太過驕傲。他們的語言模式不僅缺少贊美,還要時不時地打擊對方一下,自然夫妻之間很難有溫度、熱度。我們在社交場合中的語言模式,其內(nèi)在原理也是一樣的。
有人說朋友多了路好走,那么交不到朋友,不能把客戶變朋友,自然路不好走。
贊美的語言是直接且有力的工具,會贊美的人更有機會得到他人的認可,讓彼此有機會交心、交流、交易。
注:文章摘自李萬博《說服實戰(zhàn)絕學》
關注“大印文化”跟李萬博導師學習了解更多企業(yè)管理、《總裁演說思維》、溝通說服、營銷策略、婚姻情感、親子教育、落地案例、說服絕學、演講口才培訓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