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魚與黃河鯉魚、松江鱸魚、松花江鱖魚合稱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作為興凱湖重要的名貴經濟魚類,大白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歷代進京貢品和高級宴席佳肴。據介紹,興凱湖野生大白魚生長速度很慢,從魚苗長成成魚長達4年,而且產量很低
鯉科淡水經濟魚類,學中翹嘴紅,色白如玉,俗稱大白魚。成群棲息于淡水上層,體形長、側扁,口大、斜或上翹,腹面全部或后部具肉棱,背鰭具硬刺,臂鰭延長。以魚是和水生昆蟲為食。重量多在2.5-3.5公斤之間,大者可達5公斤左右。常與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綏芬河的灘頭魚并稱“邊塞三珍”。肉嫩味香,并有益腦、開竅藥用價值,亦是上的佳肴。
興凱湖“大白魚”的移殖,是五大連池風景區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漁業發展精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也是為景區成功申遺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對進一步優化漁業結構,加快品牌漁業創建,推動生態漁業規模化發展,實現漁業增效、漁民增收,促進景區漁業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了解,興凱湖大白魚是翹嘴鲌在興凱湖水域形成的獨立的天然種群,是我國傳統的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在黑龍江同綏芬河的灘頭、烏蘇里江的鮭魚被人們共譽為邊塞三珍。可以說到興凱湖,肉質細嫩的大白魚是必吃的一道菜。但由于過度捕撈,自然生長的大白魚已越來越少見。為了讓這一珍貴的魚類資源得到保護和開發,成為大眾餐桌上的美味,從1987年,興凱湖大白魚全人工飼養技術就開始進入研究人員的視野。2001年11月,中國水產科學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等9名專家對興凱湖全人工養殖技術研究課題進行了驗收和鑒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興凱湖大白魚全人工養殖技術居于國內 水平,填補了空白,并達到了國際 水平”。
正宗的興凱湖大白魚長啥樣呢?“概括來說,就是眼大、噘嘴。”哈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下頜很厚,且向上翹,口裂幾乎成垂直;眼大,位于頭的側下方是興凱湖大白魚外形0重要的特點。另外,興凱湖大白魚素有賽螃蟹的美譽,明年哈爾濱(樓盤)地產的大白魚將上市銷售,市民不妨嘗嘗鮮
密山興凱湖大白魚是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興凱湖的特產。興凱湖大白魚,學名翹嘴紅鉑,俗稱大白 魚, ;體長約50—60厘米,體重2—10公斤,淺棕色,銀灰色,腹部白色,眼大,口偏上,下額堅厚突出而上翹,生活于流水及大水體的中上層,行動迅捷,善跳躍,性兇猛,以小魚及撓足昆蟲為食。
翹嘴鲌分布甚廣,產于黑龍江、遼河、黃河、長江、錢塘江、閩江、臺灣、珠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其附屬湖泊中。翹嘴鲌生長快,個體大,0大個體可達10公斤,江河、湖泊中天然產量不少。但是尤為興凱湖的大白魚是品質0的,肉白而細嫩,味美而不腥,一貫被視為上等經濟魚類。其營養成分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8.6克,脂肪4.6克,熱量116千卡,鈣37毫克,磷166毫克,鐵1.1毫克,核黃素0.07毫克,煙酸1.3毫克。
要經營魚類品種:大馬哈魚,鱘鰉魚,大白魚,哲羅魚,法羅魚,同羅魚,胡羅魚,雅羅魚,鰲花魚,鳊花魚,鯽花魚,島子,七里浮子,牛尾巴子,鯉拐子,草根棒子,鯽瓜子,鰱子,嘎牙子,鲇魚球子,狗魚棒子,柳根子,船丁子,斑鱒子,黃姑子,紅眼瞪子,山鯉子,沙姑鱸子,白漂子40多種烏蘇里江江魚,全國合作餐廳,飯店200余家本魚行以誠信為本,精誠合作,薄利多銷,攜手共贏的經營理念 ,真誠希望全國各地新老朋友,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客戶至上 ,讓您更省心省力,您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