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電、聲及自動控制裝置在噴泉上的應用,音樂噴泉、間歇噴泉、激光噴泉等形成的出現,更加豐富了噴泉的內容,更加豐富了人們在視覺、聽覺上的雙重感受。我國歷史上的噴泉如北京圓明園大水法噴泉群、現代的如北京天安門兩側的噴泉以及國慶節天安門廣場上的臨時噴泉群都非常雄偉壯觀,博得中外游人的好評、喝彩。
用途
噴泉原是一種自然景觀,是承壓水的地面露頭。園林中的噴泉,一般是為了造景的需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裝飾性的噴水裝置。噴泉可以濕潤周圍空氣,減少塵埃,降低氣溫。噴泉的細小水珠同空氣分子撞擊,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因此,噴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進居民身心健康。
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風景秀麗的格里芬湖上。有一個目前世界上噴得的人工噴泉。這個噴泉是1970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為紀念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200年而建立的。定名為“庫克船長紀念噴泉” 。噴泉的噴射口具有750馬力的動力,并設有兩層抽水系統。噴泉具有每小時200公里的噴速。噴射極限為150米。遠遠望去,湖面上一股水柱沖天,浪花四濺,蔚為壯觀,被成為世界噴泉。
噴泉起源很早,公元前6世紀在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已建有噴泉。古希臘時代就已由飲用水的泉逐漸發展成為裝飾性的泉。有一種說法認為,噴泉起源于伊斯蘭國家的齋戒沐浴給水方法。在伊斯蘭園林中,噴泉或沿軸線布置,或作為局部構圖的中心。文藝復興時期噴泉技術有很大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噴泉多與雕像、柱飾、水池等結合造景。
有名的噴泉如意大利伊斯特別墅的“百泉步道”和萊恩脫的噴泉水渠。7-18世紀,噴泉在歐洲城市盛極一時。的如法國凡爾賽宮的太陽神噴泉,俄國彼得宮的帶雕像群的大瀑布噴泉。羅馬有3000多個噴泉,被稱為噴泉之城。
旱噴泉,也稱旱地噴泉、旱式噴泉,簡稱旱噴。它是指將噴泉設施放置在地下,噴頭和燈光設置在網狀蓋板以下。在噴水時,噴出的水柱通過蓋板或花崗巖等鋪裝孔噴出來,以達到既不占休閑空間又能觀賞噴泉的效果。水池、噴頭、燈光均隱藏在蓋板下方,水柱通過蓋板蓋板之間的小孔噴出,不噴水時表面整潔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