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泉的供水形式主要有:直流式供水、水泵循環供水、潛水泵循環供水。
噴泉噴頭是完成噴泉藝術造型的主要工作部件,它的作用是把具有一定壓力的水,經過造型的噴頭,形成絢麗的水花,噴射在水面的上空。各種不同的噴頭組合配置,更能創造出千姿百態的水景景觀,令人興奮、激動,產生奇妙的藝術效果。噴泉噴頭的種類很多,按照結構形式不同,可分為直射、旋轉、水膜、吸力、霧化等多種類型;按照所噴水流的花形可分為蒲公英、喇叭花、牽牛花、蘑菇、冰塔、開屏以及噴霧噴頭等多種類型。
隨著光、電、聲及自動控制裝置在噴泉上的應用,音樂噴泉、間歇噴泉、激光噴泉等形成的出現,更加豐富了噴泉的內容,更加豐富了人們在視覺、聽覺上的雙重感受。我國歷史上的噴泉如北京圓明園大水法噴泉群、現代的如北京天安門兩側的噴泉以及國慶節天安門廣場上的臨時噴泉群都非常雄偉壯觀,博得中外游人的好評、喝彩。
用途
噴泉原是一種自然景觀,是承壓水的地面露頭。園林中的噴泉,一般是為了造景的需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裝飾性的噴水裝置。噴泉可以濕潤周圍空氣,減少塵埃,降低氣溫。噴泉的細小水珠同空氣分子撞擊,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因此,噴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進居民身心健康。
中國古典園林崇尚自然,力求清雅素靜,富于野趣。在園林理水方面重視對天然水態的藝術再現。對于人工造成動態水的噴泉應用較少。《漢書·典職》記載:在漢上林苑中有“激上河水,銅龍吐水,銅仙人銜杯受水下注”的設施。
《賈氏談錄》記載:“唐代華清宮御湯池中“有雙白石蓮,泉眼自甕口中涌出,噴注白蓮之上”。
《洛陽名園記》記述董氏西園中有水自花間涌出。有的水景保存至今,如建于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2)杭州黃龍洞的黃龍吐水。
噴泉起源很早,公元前6世紀在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已建有噴泉。古希臘時代就已由飲用水的泉逐漸發展成為裝飾性的泉。有一種說法認為,噴泉起源于伊斯蘭國家的齋戒沐浴給水方法。在伊斯蘭園林中,噴泉或沿軸線布置,或作為局部構圖的中心。文藝復興時期噴泉技術有很大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噴泉多與雕像、柱飾、水池等結合造景。有名的噴泉如意大利伊斯特別墅的“百泉步道”和萊恩脫的噴泉水渠。當時還從事水趣音響設計。如的貓頭鷹噴泉,有一群銅鳥啁啾,貓頭鷹一聲尖叫之后,頓時鴉雀無聲,稍停片刻,銅鳥又喧鬧起來。有的噴泉同雕像、疊落的瀑布結合起來造景,如埃斯特別墅中的“水風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