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園林美
園林是人為的藝術加工和工程措施而成的。園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高度統一。園林美具有多元性,在園林的地形規劃中必須遵循園林美的法則。通過種植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花草樹木,形成可居、可游、可觀的景觀家園,使景觀設計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無論是在東方或是西方人眼中,景觀設計都是一個美麗的概念,對于景觀設計來說,哪怕是同一景觀設計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觀是人類的棲息地,景觀設計是人類的工藝品,景觀是需要科學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質系統,景觀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景觀是可以帶來財富的資源,景觀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景觀是歷史,景觀設計是美的。我們可以從景觀與人的物我關系與景觀設計的藝術性、科學性、場所性及符號性入手,來認識景觀設計。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多注重尺度“宜人、親人”,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尊重文化、文脈。不能違背自然而行,不能違背人的行為方式,魯迅先生曾說過:“其實地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們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符合人的行為方式。既要繼成古代文人、畫家的造園思想,又要考慮現代人的生活行為方式,運用現代造園素材。形成鮮明的時代感,如果我們一味的推崇古代園林景觀設計,就沒有進步。不同的時代景觀設計要留下不同的符號。
加利福尼亞學派的典型特征為簡潔的形式、室內外直接的聯系、可以布置花園家具的、緊鄰住宅的硬質表面,小塊的不規則的草地、紅木平臺、木制的長凳、游泳池、烤肉架以及其他消遣設施。圍籬、墻壁和屏障創造了私密性,現有的樹木和新建的涼棚為室外空間提供了蔭涼。有的還借鑒了日本園林的一些特點:如低矮的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常綠樹和自然點綴的石塊。它是一個藝術的、功能的和社會的構圖,每一部分都綜合了氣候、景觀設計和生活方式而仔細考慮過,是一個本土的、時代的和人性化的設計,及滿足舒適的戶外生活的需要,維護也非常容易。加利福尼亞學派使美國花園的歷史從歐洲風格的復興和抄襲轉變為對美國社會、文化和地理的多樣性的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