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ler Assoc認為,水平分型濕砂型鑄造法,對于中、小批量鑄造工廠,還是有利的造型法之一,無論是上型、下型方式,或雙面模板方式,對復雜鑄件的生產都有適應性。可在一個循環期內更換模樣,短時間運行、長時間運行都可以有效的進行生產。但手工操作需要機械化,為了保證生產表面優良、尺寸精度高的鑄件,還需對整套設備進行改造。溫砂造型法的選擇,需要考慮以下各點:
◆ 要有能造型出硬度均一的高質量鑄型的造型設備。
◆ 可以迅速更換模板。
◆ 下芯、鑄型的裝卸機械化。
Macler Assoc談到,為使造型度均一,采用了多種技術。有幾種自動雙面模板機采用了射砂和壓實法,此時,為了取得均一的鑄型密度,射砂和壓實法,此時,為了取得均一的鑄型密度,射砂的方向要是與板垂直的方向。還有一種上型、下型造型機,為使鑄型密度均一,還采了微振擊和壓實。另外,為向模樣填砂時有強的沖擊力,也有用高壓縮氣體的。
但是,為得到均一的鑄型硬度,采用了多種方法,對各種造型方式來講一種方法是解決不了的。在造型機的選擇上,要對現在使用的鑄造廠進行調查,并用自己的模樣試驗,以觀察其結果。
全國鑄造模具生產企業,大體可以分成以下幾類:類為鑄造模具專業廠(包括合資和獨資企業),這些企業設備先進,技術優良,是鑄造模具行業的主力;第二類是鑄造專業廠的模具車間;第三類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私營和民營模具廠,這類企業規模不大,數量眾多,各有分工,協同作戰,分布在江浙、廣東一帶,其中有些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第四類是兼做鑄造模具的其他一些模具廠。總之,鑄造模具生產企業呈多元化,并向高水平發展,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必然趨勢。國外發達國家的模具廠大體分為獨立的模具廠和隸屬于一些大的集團公司的模具廠,一般規模都不大,但專業化程度高,技術水平高,生產效率。
金屬鑄造俗稱硬模鑄造,是用金屬材料制造鑄件,并在重力下將熔融金屬澆入鑄型獲得鑄件的工藝方法。由于一副金屬型可以澆注幾百次至幾萬次,故金屬型鑄造又稱為型鑄造。
工藝性設計
1、鑄件工藝性設計原則鑄件工藝性設計應在盡量滿足產品結構要求的前提下,通過調整機械加工余量、增大鑄造斜度、增加工藝余量和工藝肋及工藝凸臺等方法,使鑄件結構更加合理,從而獲得優質鑄件。鑄件工藝性設計原則:
①為了簡化金屬型結構,提高鑄件質量,產品中需要機械加工的小孔(螺紋孔、安裝孔)一般不鑄出來
②產品中局部厚大處,當不便于設置冒口補縮時,有些小孔也應鑄出來,以加快厚大部位的冷卻速度,避免產生縮松。
③為了便于設置冒口以對整體鑄件進行補縮,有些大孔也不應該鑄出,同時還要調整加工余量,滿足鑄件順序凝固的要求
④為了防止鑄件在生產過程中變形,對一些形的鑄件應增加防變形肋,待后工序
加工去掉。
⑤加工過程中裝卡定位性能差的鑄件,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定位裝卡凸臺,其位置應有利于鑄件補縮。
⑥在不影響產品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局部加大鑄造斜度,避免設計活塊。
2、鑄件工藝性設計參數的選擇
①零件尺寸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低的加工面,可適當放大加工余量。
②加工面越大,加工余量應相應加大。
③加工面距加工基準面越遠,加工余量應相應增加。
④用砂芯形成的鑄件表面,應比用金屬芯形成的表面給予較大的加工余量。
⑤澆冒口開設的加工面應予較大的加工余量。
3、鑄件圖的繪制
繪制鑄件圖的過程就是鑄造與零件設計、機械加工等部門將鑄件的基準面、加工余量位置及數值、特殊位置的鑄造斜度等鑄造工藝因素及技術要求,以圖加以說明。鑄件圖既是設計、制造金屬型和鑄件驗收的技術依據,也是機械加工、設計制造工裝夾具的技術文件之一。
4、澆注系統
澆注系統的設計原則。設計和計算可以參照砂型鑄造的方法,但應考慮金屬型鑄造冷卻快、排氣條件差、澆注位置受到限置等特點,具體原則如下:
① 澆注系統尺寸的大小應保證金屬液在規定的時間內能良好的充滿金屬型。
② 金屬液應平穩流入型腔,不直接沖擊芯和型壁,避免產生渦流和飛濺。
③ 金屬液應順序地充填鑄型,以利于金屬型腔中氣體的排除。
④ 鑄型的熱分布應合理,有利于鑄件金屬凝固,以便于鑄件得到充分的補縮。
⑤ 澆注系統結構設計應簡單、體積小、在保證鑄件質量的前提條件下,金屬液消耗盡可能小。
5、燒注系統的組成部分
①澆口杯:澆口杯接受和貯存一定量的金屬液,同時起到緩沖和浮渣的作用。
②直流道:1)直流道一般設計成封閉式;2)不帶澆口杯的直流道,上部喇叭口直徑不小于d30mm;3)垂直澆道底部受金屬液的沖擊力很大,故高度一般不應超過150mm,如果直流道需要設計得比較高時,可改用傾斜澆道,但傾斜澆道高度也不應超過250mm;4)當直澆道設計超過250mm,可采用蛇形澆道;5)直澆道的截面形狀是圓形。而且直徑不超過25mm。否則易產生渦流,造成澆注過程中金屬液內產生中空現象,卷入氣體,造成氧化夾渣;6)對于大型鋁合金鑄件,可將一個大的截面的直澆道分成2-3個截面較小的直澆道。
③橫澆道:橫澆道起緩沖、穩流和擋渣的作用,并將直澆道的金屬液分配給內澆道。金屬液一般不設計,除了底注式加上橫澆道。
④內澆道:內澆道直接與鑄件相連,起著控制金屬液流動速度和方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