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裱書畫需要有完備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主要包括:①工作室,要求寬暢明亮通風。②案臺,以堅實的木材做成,用朱紅油漆罩面,使之光滑平整。③大墻或壁,分木板墻和紙墻兩種,前者適用于氣候潮濕之處,后者多用于干燥之處。要求平整、光潔。④裁刀,用于裁切紙、絹、綾、錦的材料和挖配、裁畫心及修補破洞。其刀刃鋒利平直,呈馬蹄形,又名馬蹄刀。⑤裁板,用于裁切之墊,多以質(zhì)細紋直的椴木、銀杏木或柳木為之。⑥裁尺,用于裁切畫心材料時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制成。⑦棕刷,用樹棕編扎制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后者大而厚。⑧排筆,由幾支乃至20余支羊毫筆并排扎接而成,用于刷漿糊。⑨竹啟子,用大毛竹制成,呈劍形,前部薄而光滑,半圓形,后部粗厚。⑩針錐,用于扎眼、轉(zhuǎn)邊和排毛等。砑石,用以砑磨畫背,以質(zhì)細光滑的鵝卵石為之。另外還有漿油紙,水油紙等。 材料主要有:①紙,多用生宣紙,一般用作托畫心,托綾絹或配覆背等。②絹,是平紋織物,用蠶絲織成,有粗細之分。③綾,亦用蠶絲織成,并織有各種圖案,多用于裱幅的天頭、地頭、隔水等。④錦,絲織物,多為二方連續(xù)或四方連續(xù)的圖案。多用作手卷包首、冊頁封面、軸幅錦眉和邊框等。⑤漿糊,托裱所需的粘合劑。用去掉筋麩皮的淀粉或上好面粉打成,打漿時需放入適量明礬,以防以后蟲蛀。⑥顏料,即中國畫顏料,用于染制紙、絹、綾及為破損的畫心補色等。⑦膠礬水,用膠和明礬及水三者混合而成,用于加固裱件的色彩和紙絹質(zhì)地。⑧軸頭,用在掛軸式和手卷式的裝裱中。前者多用紫檀木、紅木、花梨、瓷、象牙、角、金屬等制成,呈蘑菇頭等形狀;安裝在地桿的兩端,既起到裝飾作用,又便于畫卷懸掛。后者常用象牙、瓷及金屬等材料為主,圓形裝于卷尾的上下兩端。⑨畫桿,分天桿、地桿,以杉木為主,要求平直,其中地桿要一定重量。⑩繩、帶、別,用于捆扎別緊裱物。另外還須備有一些化學藥品,加高錳酸鉀、草酸、過氧化氫、丙酮、乙醚等,用于清除霉跡、污跡等。
裝裱字畫的綾絹須經(jīng)過調(diào)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據(jù)畫面色彩的濃淡、繁簡及用途來選擇。天地綾子的花紋圖案要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銅色小邊,用絹染托。染托綾絹均用宣紙夾連,以適畫心厚度。裝裱字畫均用宣紙,夏背紙用夾連、錦連托制為宜,還要使夏背紙的相接處,避開畫面要節(jié)及人物的頭部,否則強急舒卷,有損畫幅。裝裱用糊,稀則有利畫平,古人說“良工用糊如水”。制糊要棄去面粉中的麩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適中。刮制天桿地桿,選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挺直。書畫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畫桿可避蟲蠹。
手卷。狹長的橫幅畫心,可分別裱成大鑲、小鑲或撞邊手卷。卷類裱式結(jié)構(gòu)復(fù)雜,裁斷各部位的裱料都應(yīng)參照一定的尺寸規(guī)范,力求使畫面美觀、協(xié)調(diào)。裝裱手卷,注意參差接縫,避免迎首、畫心、尾子的鑲縫趕在一條線上。迎首應(yīng)選舊色灑金紙或藏經(jīng)箋等名紙。包首宜用舊錦,手卷剔子和軸頭多用玉石琢磨而成,如用象牙雕制,色雅結(jié)實。卷類字畫放置案幾欣賞,為避免包首受損,可做軟囊楠木或金絲紅木盆裝置。
品訂裱式
畫心修整后,根據(jù)字畫的幅度大小、形狀及內(nèi)容分別裝裱成畫片、條幅、手卷和冊頁等形式。
①畫片。字畫四周鑲嵌綾絹、扶背后裝入鏡框的稱“畫片”,也稱“鏡心”,有橫式和立式兩種。橫式的裱綾,上下兩條邊大小相同,兩條立柱應(yīng)比上下的兩條綾邊寬。立式的兩條綾邊相同,天頭要比地頭略大。
②條幅。俗稱“中堂”。立式畫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條幅。天地頭、綾圈、隔界多大適度,要依畫心大小確定。橫式畫心多裱成橫披或“宣和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鑲綾邊,只鑲上下隔界、天地頭及古銅絹邊,天頭處貼兩條與隔界用料相同的“綬帶”,又名“驚燕帶”。橫披粘上天桿,兩頭分別粘上月牙桿的稱做“月牙桿橫披”。數(shù)幅內(nèi)容相關(guān)而又張幅相同的立幅畫心,可裝裱成條屏、通景屏或?qū)β?lián)。屏類條幅的天地及邊界的裱綾不宜大;4條、6條或8條的通景屏,因畫面相連,只在上下兩條的外邊鑲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