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苗是指孵化出殼后到4周齡或1月齡內的鵝,也稱鵝雛。此期鵝苗的特點:一是調節體溫能力差,由于1個月內的鵝苗全身絨毛稀薄,對外界溫度變化調節能力低;二是消化機能不完善,宜飼喂易消化的飼料;三是生長速度快,28日齡時的體重是初生體重的近20倍,應供給營養豐富且充足的飼料。鵝苗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鵝苗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從而也影響到育成鵝的生長發育和養鵝的經濟效益。為此,必須根據鵝苗的生理特點,采用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并創造良好的條件,以提高鵝苗成活率。
草食性
鵝是草食性家禽,飼料主要以植物性飼料為主,覓食活動強,可以大量的覓食天然的植物性飼料,每天可消耗約2kg的青草。雛鵝在1日齡起就可食用青草,如果條件允許應盡量放牧,舍內圈養要以優質的牧草進行飼喂,可用精料與草料相結合的方式飼喂,但也要適當放牧,這樣不但可以降低成本,主要的是可以促進鵝的生長發育及育肥 [2] 。
品種的選擇
優良的品種是肉鵝養殖獲得成功的關鍵,在選擇肉鵝品種時要選擇體型大、耐粗飼、生長發育速度快、飼養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種,要求飼養75~90日齡體重達到3.5kg以上的品種。我國常飼養的肉鵝品種主要有獅頭鵝、皖西白鵝、萊茵鵝等,或者可以使用以上品種的公鵝與地方品種的母鵝雜交后代進行育肥也是很好的選擇 [3] 。
因雛鵝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抗寒能力不強,因此要保持育雛舍的環境溫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則要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育雛室還要控制好相對濕度,如果濕度過大易引起雛鵝腹瀉,還易造成舍內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雛鵝患病,導致雛鵝死亡率上升,在育雛期還要加強通風換氣,良好的通風不但可以保持鵝舍溫度、相對濕度適宜,還可保持鵝舍空氣新鮮給雛鵝提供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提高雛鵝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