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裱是在貢四周用上適色鑲上,其余不夠的長度再采用深色較為隱重的鑲料,接湊于天地頭裱成需要的長度。如畫芯長是二尺,要想裱成六尺左右的長度,就需加四尺鑲料,這樣只用一色,則鑲料長于畫芯的一倍,在配色上有喧賓廳主的副作用。同時也顯得單調。這樣就可裱成二色。即圈的上下、另加天地。
驚燕
亦稱“綬帶”原只是垂畫畫的天頭處,燕子飛近畫面,兩帶自然飄動,可驚走燕子。后來用它作為裝飾,就把這兩條帶子固定在天頭上,刺綬帶的寬度可根據畫的寬度而定,如二尺寬的裱件可用六分寬的綬帶較為合適。用料楊與隔界相同。它的長度與天頭一樣,但不要太厚,厚則使畫不平。如隔界是綾子的,綾上有花紋,那么刺綬帶時就要注意花紋的完整?,F(xiàn)在日本裝還有用活動的飄帶,用來驚動止棲的繩燕,以保護書畫,故又名“驚蠅”。
對聯(lián):由二條字數(shù)相等、內容相連,畫心尺寸與裝裱規(guī)格完全相同的書法作品而組合的。
卷軸:是由天頭、隔水、引首、尾子將畫心連接而成的。
天頭:古時稱為“里”,綾質,多 為青湖色;
隔水:古時有人稱為“引首”或“玉池”,綾質,多為米黃等淺色;
引首:亦稱“迎首”紙質,或原白或染色,用于題字;
尾子:亦稱“拖尾”,古時稱為“ 贉 ”紙質,或原白或染色,用于敘記題跋。
撞邊卷:畫心鑲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兩邊鑲仿古皮紙邊,并將其對折粘牢,再鑲接天頭。
轉邊卷:畫心與引首挖嵌在染配好的綾或絹中,在鑲接帶小邊的尾紙。
套邊卷:畫心按順序鑲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兩邊粘包仿古色棉連紙條即“套邊”,再接鑲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