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魚培育:畝放每尾重3~5千克親魚25~30尾,共約100~140千克。主養鰱者,混養草魚的比例幅度較大,占10~40%,或混養少量鳙。通過施肥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以提供充足食料,施肥以人糞為主,一般以70%人糞,30%畜糞(牛、豬、羊糞等)肥效較快,繁殖浮游植物較多。水色以油綠色,黃褐色較為適宜。在整個培育過程中,以肥料為主,精料為輔,主要是要合理施肥,其次要適當增補“新水”,必要時更換一部分池水。
催產:四大家魚中一般鰱和草魚成熟較早,先進行催產。長江中、下游地區適宜的催產季節是5月中旬至6月中旬.性成熟的鰱,雄魚胸鰭的前面幾根鰭條上有骨質的鋸齒狀突起,用手摸很粗糙,雌魚鰭條光滑,僅鰭條末梢有少數鋸齒狀突起。水溫達18℃以上,親魚性腺成熟,即可進行催產。催產劑種類有垂體、絨毛膜促性腺和LRH-A類似物三種。單用類似物對鰱魚催產,雖有一定效果,但催產率較低,效果不穩定。上海地區一般用垂體加或類似物混合使用,效果好。使用劑量為垂體2毫克加800~1200IU/千克或垂體0.5~1毫克加LRH-A10~30微克/千克,一次注射。親魚接受注射后,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情,自行產卵。
孵化:卵屬半浮性,在流水中漂浮,在靜水中下沉。受精后移入孵化器中孵化。上海地區使用的孵化器有孵化環道、孵化槽、孵化桶和孵化缸等,按每立方米放卵100萬密度進行流水孵化。
魚病防控
除了魚種入箱前做好和免疫工作外,在日常管理時應做到早發現、早的原則,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在夏季和秋季魚類疾病流行季節,應該全箱潑灑漂白粉、生石灰漿等,用小籃子或袋子裝強氯、漂白粉、硫酸銅、敵百蟲等,交替使用,掛在網箱周圍預防魚病。網箱養鰱在正常情況發病很少,但錨頭鳋偶爾感染,可使用,將魚聚于網箱一角,用90%的晶體敵百蟲溶液對魚群進行慢慢潑灑,或者將病魚挑出,置于5%鹽溶液中浸泡20分鐘,效果更好。
巡箱查箱
在放養魚進入箱內2周后,早晚2次巡箱查箱,重點觀察魚的活動,看魚是否適應新環境,魚是否死亡,并做好統計,及時補充新魚。2周后每天可巡箱1次,檢查網衣是否有斷線,縫合處斷裂,繩索和固定設施松動磨損,水位變化,風暴引起箱籠變形,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魚箱入水后,網會附著大量的污垢,容易堵塞網,影響箱內外水的交換,從而減少網箱中的浮游生物數量,水中的溶氧量會降低,不利于魚類在網箱中的生長,應及時進行有效地清理。
投餌飼喂
網箱養魚為關鍵的管理技術就是投餌,鰱雖屬于濾食性魚類可不用投食,但在飼養過程中如天然飼料比較匱乏時應及時投飼粉狀餌料,再者為確保鰱生長速度,提高經濟效益,在網箱養魚的管理過程中必須進行投食喂養,才能確保魚類正常的生長速度。日常投餌喂養的次數是影響喂養效果并防止食物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日常喂食量中,一般采取少量多次原則,盡可能地減少因投放飼料過多而沉底或隨水流漂走的現象發生。在投食時應根據魚數量進行投食,避免投食次數多、投食量小而引起魚群爭搶飼料導致強者飽食、弱者受餓,魚群生長不均衡。網箱養魚每天的飼喂次數以6~8次為佳,如條件良好晚上也可以適當地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