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是信物,功能是實用,如古代的官印、私印,現代行政機關、團體的公章以及作為信譽憑證使用的圖章等。篆刻是文人藝術家借用印章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抒發情懷而產生的。是從印章中分支出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多用在書畫作品上,有印信,印記,印鑒,裝飾,點綴等作用。中國篆刻已經作為一門獨立門類藝術,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名錄》。本課學習內容是了解與欣賞中國古代印章的種類,感知中國印章(篆刻)的藝術魅力。
子母印又稱“璽印”,起于東漢,盛行于魏晉六朝,是大小兩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進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懷子的形狀。也有套進一方兩印(如右欄“郭意”印)成一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體積中,兼備了幾方印的使用價值,古代印匠的工藝水平由此可見。
在漢字書法中,篆書由于具備很強的裝飾性成為印章藝術的主體至今不衰。但秦漢以后,隨著書體的演變篆書已不是印章使用的的書體。除了唐宋的隸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晉時代就出現了隸楷入印的先例。清以來的篆刻家亦好嘗試以今體(隸、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們認識到,印章藝術的體現并不限于某一書體的使用,關鍵在于章法、書法、刀法的高度運用能力。
印章發展到了唐宋兩代,作為欣賞藝術的一支日益發展。用以收藏、鑒賞、校訂的專用印記開始出現。鈐之于書畫藏品,種類繁多。“齋館印”是以文人書房、住室的雅稱刻制的印章,如“樓、閣、館、巢、院、齋、軒、堂”不勝枚舉,其實許多有名無實的(文征明就說過,他的書屋大都是建筑在印章上的)只不過是知識分子思想性靈的表現方式罷了。閑章源出古代吉語印,這些以詩文、成語、名言、俗諺入印的作品,進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單純的鐫刻官職,名號的實用藝術,發展成為獨立的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