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nóng)歷四至五月間,積雪溶化的時候,便是冬蟲夏草采收的季節(jié),此時冬蟲夏草出苗未超過一寸,如果過了這個時節(jié),則會苗枯死,其它雜草也會生長,冬蟲夏草則蹤影全無;冬蟲草采收時要除去附在蟲體上的黃色臘衣和其它雜質,涼干或曬干;傳統(tǒng)的包裝方法是以6~8條,用小紅繩扎成一小捆(小子)。國內(nèi)藥用價值的蟲草產(chǎn)于西藏那曲、昌都以及青海玉樹、果洛這幾個產(chǎn)地,這些產(chǎn)地位于海拔3000-4000米線,天然蟲草素以及天然氨基酸含量。
關于蟲草的生長,一般人對其感到神秘莫測,前人曾有詩云:“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逼鋵崳x草是一種昆蟲與的結合體。蟲是蟲草編幅蛾的幼蟲,菌是蟲草,每當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體小身花的編幅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留在花葉上。繼而蛾卵變成小蟲,鉆進潮濕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莖的營養(yǎng),逐漸將身體養(yǎng)得潔白肥胖。這時,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蟲草蝙幅蛾幼蟲,便鉆進蟲體內(nèi)部,吸引其營養(yǎng),萌發(fā)菌絲。
正宗的冬蟲夏草從其生長環(huán)境來分有兩種,高原草甸的草原蟲草和高海拔陰山峽谷的高山蟲草,由于生長環(huán)境和土質的差異,它們在色澤和形態(tài)方面有些許區(qū)別,草原蟲草為土黃色,蟲體肥大,肉質松軟;高山蟲草為黑褐色,蟲體飽滿結實。因草原地域遼闊,是主產(chǎn)地,市面流行多為此品種。而高山蟲草源稀少,但古醫(yī)書記載的多是這種。從營養(yǎng)成分說,兩者差不多,但無論哪種都是以天然本質為貴,一旦染色或受污染,就失去價值。
每年的8月下旬開始,冬蟲夏草的寄主蝙蝠蛾幼蟲遇到借助風力或雨水傳播的冬蟲夏草子囊孢子,在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被侵染,被侵染幼蟲行動遲緩,10月份2–9℃時爬至近地表處死亡呈僵蟲。冬蟲夏草菌吸收蟲體營養(yǎng)進行生長繁殖致使蟲體內(nèi)長滿菌絲繼而形成子座。11月至次年2月份,地溫極低,子座生長非常緩慢甚至停止生長;5月,溫度升至4–10℃,土壤解凍,僵蟲體表長出菌絲并與土壤黏結成一層膜皮,子實體迅速向上生長至20–50毫米的棒狀子實體,露出地面;6–7月中下旬,子實體頭部逐漸膨大,子囊孢子在適宜的溫濕度、光照下成熟并彈射出來,此時,地下僵蟲腐爛,子實體空心,擴散出來的孢子借助風、水再去感染蝙蝠蛾幼蟲。天然狀態(tài)下,冬蟲夏草完成無性和有性世代需要約3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