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生產主要原料為聚乙烯(PE),國內生產主要為聚丙烯(PP),是乙烯經聚合制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在工業上,也包括乙烯與少量 α-烯烴的共聚物。聚乙烯無臭,,手感似蠟,具有優良的耐低溫性能(使用溫度可達-70~-100℃),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堿的侵蝕(不耐具有氧化性質的酸),常溫下不溶于一般溶劑,吸水性小,電絕緣性能優良;但聚乙烯對于環境應力(化學與機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熱老化性差。聚乙烯的性質因品種而異,主要取決于分子結構和密度。采用不同的生產方法可得不同密度(0.91~0.96g/cm3)的產物。聚乙烯可用一般熱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見塑料加工)加工。用途十分廣泛,主要用來制造薄膜、容器、管道、單絲、電線電纜、日用品等,并可作為電視、雷達等的高頻絕緣材料。隨著石油化工的發展,聚乙烯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產量約占塑料總產量的1/4。1983年世界聚乙烯總生產能力為24.65Mt,在建裝置能力為3.16Mt。
聚丙烯(PP)
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有等規物、無規物和間規物三種構型,工業產品以等規物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與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內。通常為半透明無色固體,無臭。由于結構規整而高度結晶化,故熔點高達167℃,耐熱,制品可用蒸汽是其突出優點。密度0.90g/cm3,是輕的通用塑料。耐腐蝕,抗張強度30MPa,強度、剛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點是耐低溫沖擊性差,較易老化,但可分別通過改性和添加抗氧劑予以克服。
編織袋顏色一般為白色或灰白色,無味,對人身體傷害一般較小,雖然是經各種化學塑料制造而成,但是其環保性較強,并且回收力度較大;
廢舊編織袋的回收處理方法廢舊編織袋的回收來源分類廢舊編織袋產生基本上有兩大來源,一是來自塑料制品成型加工廠,將熱塑性樹脂直接加工成型或經過配料混合后加工成制品時不可避免地出現廢品殘次品邊角料下腳料試驗料混合料等,我國沿海各地進口的可作原料的廢舊編織袋,大部分就是這類物品,它們污染較少,一般經過破碎即可利用。
另一類就是來自各類塑料制品的使用和消費過程,從國內來看,主要是農用塑料包裝用塑料日用品三大領域,這類廢棄的塑料回收難度大,因為其使用量大面廣,使用頻率高,而且隨機性強,大部分與土壤生活垃圾混合,成分復雜,白色污染主要是這類廢舊編織袋造成的。
廢舊編織袋分類回收廢舊編織袋的分類回收是指依據廢舊編織袋的使用過程和成分的差別進行回收,例如,農膜家用塑料袋一般是聚乙烯(成編織袋繩汽車用保險杠儀表盤一般是聚丙烯(成廢舊塑料鞋底硬質板材管材一般是聚氯乙烯(制成各種泡沫制品保溫材料一般是聚苯乙烯()S制成。
分類回收的難度主要在于回收價值問題,如果回收廢舊編織袋如同回收易拉罐一樣有利可圖,分類回收就容易實現,這涉及塑料自身的價值回收的成本及再生品,三者統一難度較大。
近年來,隨著編織袋使用量的不斷增加,特別是填充母粒和膨潤土用量的增加,塑料編織袋的回收利用已提上研究日程。相關專家認為,該回收項目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遵循循環經濟的理念,有效的回收可以節約大量原油,對推動我國各類工程管道建設具有積極意義。由于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各類塑料編織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為了滿足人們對塑料產品的需求,今后我國塑料產品的市場需求將主要集中在農業、包裝、建筑、工業運輸和工程塑料等領域。
廢舊編織袋可回收利用,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資源,回收價值高。如果不清洗編織袋上的油墨,產生的顆粒為黑色或深色,價格低,利潤低;清洗后的油墨顆粒呈白色,提高了廠家的利潤。
只要精心選擇原料,控制合適的工藝配方和合理準確的工藝條件,編織袋的回收利用是可行的。產品質量不受影響,經濟效益十分明顯。添加40%的再生材料可降低編織袋的單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