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材料:一般采用PE為常見,質量好壞主要看它的厚度和經緯密度。較好比較的用牛津面料,防水處理至少要在1500mm以上。 內部面料一般是透氣尼龍或者是透氣棉布。質量主要看其密度。 外帳篷布的防雨性能,這個指標仍然是按每平方厘米承受多少mm的水柱來計算的。 一般的帳篷防雨都在1500mm水柱以上,可以防中到大雨;個別的達到了3000-4000mm,可以防連續的暴雨。 品質的防雨篷布,不僅防雨指標高,而且在篷布線縫連接處還有寬厚的壓膠條,以防線縫處滲水。
四季帳:更為結實的四季帳通常會增加1到2根支撐桿,以使支撐系統能抵御更強的風力或是更厚的落雪層。冬季帳的外形通常設計成圓滑的穹頂形,以盡量減少外帳頂部的平坦部位,防止堆積積雪。當然了,這些冬季/高山帳同樣適用于相對溫和的氣候條件下。只是它們額外多出來的支撐桿的重量使他們要比三季帳更重一些。 可轉換帳是可以調整為三季帳的四季帳。調整的方法通常是從帳篷的支撐系統中拆掉1到2根支撐桿,以及在設計中提供可拆卸的通風部件,在溫和的天氣中可以拆掉或打開以加強通風。 簡單的形式是單層帳。基本上,這種帳只是一塊用帳桿撐起來的帶有幾個通風口的雨布,在較溫暖的天氣中,可以將通風口的拉鏈打開,以加強通風。
施工型 我國施工帳篷早期是由戰時需要,軍需帳篷興起,由于其具有結實耐用,面料合適,造價不高,適應各類地形,也成為施工帳篷,工程帳篷的帳篷類型,現代施工帳篷的雛形即為此。 (1)帳篷規格:常見規格5×10、5×8、5×6、5×4、3×4、2×3。 (2)帳篷結構合理,使用可靠,可同時承受8級風和8厘米厚積雪荷載。 (3)帳篷采用鋼架結構,構造簡單,展收方便,20分鐘左右/4人即可架設或撤收完畢。 (4)帳篷(布包+鋼架共二件),包裝體積0.8立方米。
屋頂:構成帳篷傾斜面之部分。 墻壁:帳篷側面的墻壁部分。有些帳篷根本沒有。 擋雨棚:將屋頂之一部分,向前方張開,以其他支柱支撐。 門:為帳篷之出入口。可在另一側設窗。 地面墊:為帳篷中,鋪于地面的墊子。若是濕氣重的地方,還需要再鋪一層竹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