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論教學方面
1.1夯實理論基礎??
搜集并閱讀了上百篇BIM造價的相關文獻,近年來國內學者針對工程造價行業變化、專業教育等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特別是天津大學尹貽林教授團隊的論文,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觀看了一些工程造價教學視頻,如大連理工大學的李靜老師,四川大學的張欣莉老師,河南城建學院的王紅平老師,南通職業大學的徐廣舒老師。這些視頻教學思路清晰,解釋透徹,讓人受益匪淺。在此次疫情期間,特別推薦給學生中國MOOC平臺李靜老師的《工程估價》課程。
1.2調研與交流,了解市場需求
在兩年內,走訪調研了一些學校與用人單位,與其教師、工程師進行交流。如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型職業本科),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獨立學院土木強勢院校),南京工程學院(應用型本科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審計處(合作專家單位),南京蘇亞金誠工程造價事務所(用人單位)。經過調研發現,工程造價教學應面向建筑、裝飾、安裝、市政等多個方向,涉及“估算—概算—預算—結算—決算”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的內容。特別是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目標定位應順應社會需求,首次就業者定位,應以造價員、BIM建模員、招標員為主崗;施工員、資料員、測量員為輔崗。在辦學過程中不斷跟蹤需求變化,動態修正,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不斷提高。
1.3教學目標的轉換
隨著BIM造價軟件的不斷完善和工程精細化管理需求,工程造價培養的重心不僅是準確的計算工程量,因為造價軟件的建模與翻模功能基本可以替代手動算量。在保證手算工程量基本功的基礎上,教學重點還可以延伸到以往學生容易忽視的組價詢價、合同文件爭議處理、支付管理、結算決算、工程索賠等方面。
1.4教學內容的整合
在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的概念下,工程造價知識點很多,與其他學科也存在交叉重復。筆者系統性地整合了《工程經濟學》、《工程造價原理》、《工程造價案例分析》課程,打破壁壘,建立BIM造價系列課程群。投資估算的內容放在了《工程經濟學》課程;工程索賠與結算的內容調整到《工程案例分析》課程;《工程造價原理》課程主要教授傳統的算量與計價內容。同時以執業考試為導向,精選了教學內容,把握課程的重點與難點。目前以一級建造師職業考試教材《建設工程經濟》作為三門課程的貫通教材。
2實踐教學方面
2.1BIM軟件的內容及適用階段
明確BIM軟件并不是某一特定的軟件,而是一系列軟件。與造價相關的軟件包括三維算量與清單計價、項目管理與招投標、綠色建筑分析、VR虛擬仿真等。BIM軟件的具體內容及適用階段如表2所示。
2.2構建工程造價學生的BIM實踐路徑
在以往的《工程造價原理》課程教學中,一直把鋼筋平法內容納入教學范疇,但在二維標注下,空間想象力不強的學生不理解鋼筋的具體形式和位置,導致鋼筋工程量計算棘手。把BIM鋼筋結構模型引入后,學生通過鋼筋三維立體圖形,對真實的鋼筋結構與布置有了直觀的感受,計算規則變得容易理解起來,增強了學習興趣。在課程設計階段,學生根據教學圖紙,利用廣聯達鋼筋、土建軟件三維建模,電算工程量,利用計價軟件生成相關的造價文件。初次系統性的完成造價實踐任務。在大四畢業實習階段,學生可以接受Revit軟件的訓練,同時可以選擇BIM“1+X”技能證書的培訓。在學科競賽及畢業設計過程中,安裝造價的內容涉及不少。現代建筑中機電系統繁多,管線種類更加復雜,初學者往往難以理解。而BIM技術將建筑和機電設備管線同步,通過可視化模型進行碰撞檢測,直觀查找管線,發現管線布置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機電安裝的成功率。同時,基于5D平臺的BIM場地布置、模架專項方案、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動畫模擬等,也是核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