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轎,也叫喜轎,是傳統中式婚禮上使用的特殊轎子。一般裝飾華麗,以紅色來顯示喜慶吉利,因此俗稱大紅花轎。
在傳統的婚俗中,花轎是不可或缺的道具,并由此衍生出上轎、起轎、喝轎、宿親、翻鏡、壓街(顛轎)、落轎等一系列繁文縟節,把整個送嫁迎娶活動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
轎子原名“輿”,早記載見司馬遷的《史記》,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轎子了。晉六朝盛行肩輿,即用人抬的轎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轎”之名。北宋時,轎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趙構南渡臨安(今杭州)時,廢除乘轎的有關禁令,自此轎子發展到民間,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并日益普及。
硬衣式:
花轎有“硬衣式”和“軟衣式”兩種。硬衣式指花轎的全身都是木制結構,造型類似四方四角出檐的寶塔頂形。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比較流行。
軟衣式:
軟衣式花轎流行于我國的北方地區。它是在轎框的四周罩以紅色的綾羅帷幕,這些紅色的帷幕就叫做轎幃。
喜轎的轎幃有著極為鮮明的藝術風格,轎幃的選材非常講究,一般都選用紅色的綾羅綢緞等絲織品。上面刺繡的圖案紋樣一般都被賦予了約定俗成的特定含義,講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