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工程領域是以自然科學和地球科學為理論基礎,以地質調查、礦產資源的普查與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質結構與地質背景涉及的工程問題為主要對象,以地質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技術、數學地質方法、遙感技術、測試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為手段,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先導性工程領域。
巖土工程勘察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很多都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的,如很多公式都是經驗公式。因此說,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如:理論上講,一般5~6 層磚混結構住宅,如果地層工程地質性質較好,一般勘探孔深15m 基本可滿足要求,而5 層框架結構的商場,由于柱網的柱荷載大,基礎面積大甚至可能采用樁基礎,則勘探孔深度15m 一般不能滿足要求,應以找到持力層,以超過持力層為終孔標準。
工程地質勘察 研究各種對工程建設的經濟合理性有直接影響的巖土工程地質問題,如巖土滑移、活動斷裂、地震液化、地面侵蝕、巖溶塌陷及各種復雜地基土等,以及由于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地質問題(如地下采空塌陷、邊坡挖填失穩、地面沉降等),提出工程建設的方案和設計、施工所需的地質技術參數并對有關技術經濟指標作出評價(見工程地質勘察)。的工程地質學與土力學家K.泰爾扎吉早在40年代就倡導將工程地質與土力學結合為一體。70年代后,由于工程建設對勘察、設計、施工各環節在相互配合上的要求更高,國際上已形成了以工程地質學、土力學與巖體力學三門學科為基礎的巖土工程科學技術體制,顯著提高了傳統工程地質技術的深度與廣度。中國一些勘察單位已開始推行這種技術體制。工程地質學本身也隨著不同的研究對象,發展了一些新的學科,例如地震工程地質、海洋工程地質、環境工程地質等。
水文地質勘察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天然資源之一,例如地下淡水是重要的生產生活給水水源;地下鹵(鹽)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溫度較高和有特殊化學成分的地下水是一種可供旅游和醫療應用的(見地下水資源評價)資源。而地下水位過淺或含鹽量過高時,則易造成某些環境公害,如土地的沼澤化、鹽堿化和岸坡失穩等。在一些大型建設工程和城市建設中又常會遇到一些與地下水有關的工程問題,如防止水庫滲漏,保持邊坡穩定,防止地下水污染,以及預防由于對地下水的不合理開采造成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坍陷問題等(見地下水合理開采、地下水人工補給)。因此,水文地質的理論研究和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提高與發展,就成為工程建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