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大多普通民眾都是談“死”色變,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家屬往往想要讓患者撐著活下去,哪怕是身體插滿化療管子,哪怕是昏迷著靠呼吸機活著,只要心跳還在就好。甚至很多時候,患者說想要放棄不的時候,家屬無視了患者的需求而拼命搶救他。
人們關于臨終的認識普遍有很多誤區,應該好好普及,不要給親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一個遭遇車禍的22歲男性被送進了監護室,此時的他生命垂危,幾乎不能說話。然后,在長達3個小時的時間里,醫院不允許家人進入病房看望這個隨時會告別人生的親人,在隨后的時間里,也只允許一個親人每隔2小時進去看望5分鐘。在漫長的等待中,沮喪的女友只好回家了,父母也抵不住身心疲憊睡著了,直到護士通知他們病人已身亡時才驚醒過來。由于痛惜沒能在后時刻與親人見上一面,說上幾句告別的話,家屬的悲痛驟然升溫...
那么,生命在后的幾周、幾天、幾小時里到底處于什么樣的狀態?一個人在臨近死亡時,體內出現了什么變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怎樣做才能給生命以舒適、寧靜甚至美麗的終結?
隨著死亡的臨近,病人的口腔肌肉變得松弛,呼吸時,積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會發出咯咯的響聲,醫學上稱為“死亡咆哮聲”,使人聽了很不舒服。但此時用吸引器吸痰常常會失敗,并給病人帶來更大的痛苦。應將病人的身體翻向一側,頭枕的高一些,或用減少呼吸道分泌。
瀕死的人在呼吸時還常常發出嗚咽聲或喉鳴聲,不過病人并不一定有痛苦,此時可用一些止痛劑,使他能繼續與家屬交談或安安靜靜地走向死亡。記住,沒有證據表明緩解疼痛的會促使死亡。
聽覺是后消失的感覺,所以,不想讓病人聽到的話即便在后也不該隨便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