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類
化學除臭劑是利用氧化、還原分解、中和反應、加成反應、縮合反應、離子交換反應等將產生的惡臭物質變為無臭物質從而消除臭氣。
氧化除臭劑
NaClO、氯氣等氧化劑將臭氣中的有機硫和有機胺類等物質氧化成臭味較輕或溶解度較高的化合物,然后酸、堿吸收凈化。
鹽類化合物
使用鹽類化合物作為除臭劑,例如二價鐵離子和抗壞血酸在一起抑制氧化,與氨、硫醇等惡臭物質反應使之變成無臭物質;三價鐵衍生物、金屬絡合物的配位體與硫醇或硫發生置換反應,將惡臭物質轉化為無臭物質。
酸、堿制劑
使用酸類或者堿類物質作為除臭劑,例如氧化鋅與硫化氫發生非催化氣固兩相反應,可以去除空氣中的硫化氫氣體;黃酮與單寧酸等木材精油成分通過包合作用、中和作用、加成反應去除惡臭物質。
為了獲取作為除臭微生物制劑的候選菌株,從垃圾滲濾液中分離篩選了4株具有對NH3和H2S降解菌株,分別標記為CC3、CC7、CC13和CC16.通過形態、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分別鑒定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孢桿菌(Bacillus megateri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糞產堿桿菌(Alcaligenes faecalis).菌株CC7、CC13和CC16組成的復配組合除臭效率,其復配比例為1∶1.5∶0.5,對NH3和H2S的去除率分別為83.56%和70.25%.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微生物除臭劑除臭條件:除臭時間為60 h,菌劑使用量為5%,除臭溫度為30℃,初始培養基p H值為6.5.
泡沫的穩定因素:
泡沫產生的直接原因是表面活性劑的存在,使溶液的表面張力降低,在此原因和泡沫衰減機理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的泡沫體系表現出不同的穩定性能主要和以下幾種因素有關:起泡溶液的表面張力、泡沫的表面粘度、溶液的粘度、表面張力的自我修復作用(即Gibbs表面彈性和Marangoni效應)、液膜的表面雙電層斥力和熵斥力、表面活性劑的疏水端結構和空間位阻效應等,這些因素之間不是獨立存在的,一種因素的改變會使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改變。影響泡沫的穩定性主要的因素就是液膜的彈性和排液速率,從這個角度考慮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泡沫體系中泡沫穩定性影響的主要因素都是不同的,并且往往有時幾種影響因素同時存在、共同作用。
除以上這些因素外還有些因素也會影響到泡沫的穩定性,如泡沫的大小、溶質與溶劑的配合、溫度、pH值、溶劑的蒸發速率、泡沫的受沖擊程度以及表面活性劑的吸附速率等。
理想的消泡劑其物化性能必須滿足使用體系的要求。一般地說,選擇消泡劑時必須考慮下列要求:
(1)消泡能力強,使用極少量時就能有效消除泡沫;
(2) 具有比被消泡體系更低的表面張力;
(3) 消泡劑加入以后不影響被消泡體系的基本性能;
(4)不溶于被消泡體系,也不易被體系中的表面活性劑所增溶;
(5)表面張力平衡性要好;
(6)不與被消泡介質反應,也不會被其分解降解,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
(7)具有良好的擴散性和滲透性,在泡沫介質中具有正的擴散系數,在泡沫表面有很快的鋪展能力;
(8)耐熱性能好,在高溫時不會失去效力;
(9)具有良好的氣體溶解性和透過性;
(10)在被消泡體系中具有高的生理活性和性,消泡劑本身為性或低毒性物質;
(11)具有低的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和總需氧量(TOD);
(12) 具有良好的貯存穩定性;
(13) 具有長時間的消泡效應,有的消泡劑能迅速消泡,但時間一長即失效;
(14) 成本低;
(15)不增加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表面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