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某二甲醫院工作的醫生陳曦告訴記者,醫院的單據中沒有單獨的“病假條”。所謂的病假條,包括在病歷和診斷證明書中。診斷證明書的形式是單獨一張紙,各個醫院的診斷證明“長得”不太一樣,醫院之間也沒有統一的要求或格式。
醫生是否出具“病休證明”、建議休息時間多長,這些都有要求,不可隨意為之。然而,對于市民來說,病假條的用途不少,需要病假條的理由也多種多樣。
“我聽醫生說,現在有些上班族想請假出去玩,也會去醫院開假條。”董琳說。
將醫院開具的病假條與快遞中的病假條進行對比發現,兩者外觀幾乎一模一樣——格式、字體、字號都一樣;有醫院的名稱、標志;有記者提供的化名、年齡、日期和病情;與醫院開出的病假條格式一致,門診號為空白;有“診斷證明”字樣,有醫院“門診診斷證明章”紅章和醫師打印的簽名。
“一般而言,律師很少會否認病假條的真實性。”楊宏營說,律師可以去醫院查詢掛號、就診記錄,以驗證病假條的真假,但實踐中很少這么做。原因是,并不是所有醫院都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