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轎的工藝制作
花轎選材要求既輕又有耐力,一般選用香樟、梓木、銀杏等木材,雕刻多是“八仙過?!?、“麒麟送子”、“和合二仙”、“金龍彩鳳”、“喜上眉梢”等喜慶吉祥的題材。花轎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采用了浮雕、透雕、貼金、涂銀、朱漆等裝飾手法,精美華麗,猶如一座黃金造就的佛龕。
花轎隊伍人數(shù)
標準的民間轎隊為22人配置。走在前面的是開道鑼、開道旗各2人,隨后為喜牌隊2人、民樂隊——嗩吶、笙、小鼓、镲共4人,喜扇2人,八抬大轎8人,后為龍鳳座傘2人。
民間轎隊中的22人保留了具有帝王風范的“旗鑼傘扇”儀仗隊,有些地區(qū)轎隊還要求”金瓜、利斧、朝天凳“這三樣物品各2人執(zhí)掌,更顯得威武震懾。22人轎隊簇擁著新郎迎娶新娘,新郎坐騎一般為高頭大馬或八抬龍椅,盡顯尊貴浩大、氣氛熱烈。
轎子原名"輿",早記載見司馬遷的《史記》,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有轎子了。晉六朝盛行肩輿,即用人抬的轎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轎"之名。北宋時,轎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趙構南渡臨安(今杭州)時,廢除乘轎的有關禁令,自此轎子發(fā)展到民間,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并日益普及。南宋孝宗皇帝為皇后制造了一種"龍肩輿",上面裝飾著四條走龍,用朱紅漆的藤子編成坐椅、踏子和門窗,內有紅羅茵褥、軟屏夾幔,外有圍幛和門簾、窗簾。這是早的"彩輿"(即花轎)。
把轎子運用到娶親上,早見于宋代,后來才漸漸成為民俗。那時,待嫁的女方在家里打扮停當,凌晨,男方就會派來迎親的鮮艷的大花轎,這叫"趕時辰"。據(jù)說當天如有幾家同時娶親,誰趕的時間早,將來誰就會幸福美滿。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娶嫁篇》里有這方面的記述。這一習俗,在現(xiàn)在的泰安市寧陽縣沿汶河一帶的村莊還十分盛行。
俗話說:"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確實,在傳統(tǒng)的婚姻禮俗中,一頂花轎稱不可或缺的道具,由
此衍生出上轎、起轎、喝轎、宿親、翻鏡、壓街(顛轎)、落轎等一系列繁文縟禮,把整個送嫁迎娶活動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甚至直到一經(jīng)結婚登記婚姻便受到法律保護的今天,仍有許多新娘認為不坐轎車便算不上正式結婚--這種送親轎車,照例打扮得花團錦簇,其實就是傳統(tǒng)花轎的變體。
搜撿史書,用花轎迎娶新娘的禮俗,并非自古皆然。首先,"轎子"這種交通工具在生活中出現(xiàn)并正式在典籍中留下記載,已經(jīng)是晚唐五代的事;其原型"檐子"(肩輿)的流行,至早也是初唐時代。在此以前,無論官民結婚,都用馬拉車輦迎娶新娘。與此同時,唐宋兩朝政府都頒布過禁止士庶乘坐檐子或轎子的禁令,而只許皇帝和經(jīng)他特許的高官老臣使用。從《東京夢華錄》、《五雜俎》等宋明人士所寫的著作可以看出,大約自北宋中期起,開始有"花檐子"迎娶新婦的風氣流行于汴京,到宋廷遷都江南后,花轎迎親才蔚為社會性的時髦,其后一直傳承下來。倘論人力簡省、通行速度和費用開支,花轎顯然不及車馬來得方便,即論舒適和排場亦未必可比。緣此,從車馬到花轎的轉變是怎樣發(fā)生的,便成了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