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錄用體檢之結締組織疾病
12 關于結締組織疾病
第十二條 紅斑狼瘡、皮肌炎和/或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各種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大動脈炎,不合格。
12.1 條文解釋
結締組織病是一組病因未明的侵犯全身結締組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人體多系統、多器官,其主要病變為黏液性水腫、纖維蛋白樣變性及壞死性血管炎。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白塞病、干燥綜合征、風濕熱、混合結締組織病等多種疾病。這些疾病的臨床表現常有某些共同特征,如長期發熱、、、多臟器損害導致的相關癥狀,免疫學檢查可顯示免疫球蛋白增高、抗核抗體陽性,病程遷延,緩解和發作交替。但各種疾病可有其特異性表現。結締組織病臨床上難以,預后差,且需要終身,一旦確診,作不合格結論。
12.1.1 紅斑狼瘡 這里專指系統性紅斑狼瘡,其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我國紅斑狼瘡患病率高于西方國家。本病多發于青年女性,是一種涉及多系統、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腎臟受累約占75%,是紅斑狼瘡常見和嚴重的內臟損害之一,腎臟病變的程度直接影響到預后,也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12.1.2 皮肌炎 是一種皮膚、皮下組織和肌肉的慢性炎癥性病變,好發于中年女性。主要病變在皮膚和肌肉,皮膚出現紅斑、水腫,肌肉出現炎癥變性而引起肌無力,可伴有關節疼痛。僅有肌肉病變而無皮膚損害者又稱為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多發性肌炎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其他結締組織疾病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合并存在,還可以合并惡性腫瘤,嚴重者可導致心肌、呼吸肌群受累,引起死亡。
12.1.3 硬皮病 是一種以皮膚及各系統膠原纖維硬化為特征的結締組織疾病,分為局限性和系統性兩型。局限性硬皮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硬化;系統性硬皮病又稱系統性硬化癥,可累及皮膚、滑膜及內臟,特別是胃腸道、肺、腎、心、血管、骨骼肌系統等,引起相應臟器的功能不全。
12.1.4 結節性多動脈炎 是一種累及全身中、小動脈全層的炎癥性和壞死性血管炎,隨受累動脈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可僅局限于皮膚,也可波及多個器官或系統,以腎臟、心臟、消化和神經系統受累常見。
12.1.5 類風濕性關節炎 是一種常見的以關節組織慢性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手足小關節,除關節外,心、肺、神經系統等其他器官或組織也可受累,終可導致關節結構的破壞、畸形和功能喪失。
12.1.6 大動脈炎 以往稱“無脈癥”,因初發現為兩上肢血壓不等、一側脈搏減弱或消失。本病多見于青少年女性,病因不明確,多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動脈炎致使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管腔發生不同程度的狹窄或閉塞,造成相應部位或器官的缺血和功能障礙,也稱為縮窄性大動脈炎。因累及動脈的部位不同而分為不同的臨床類型,主要分為頭臂干型(頭和臂部動脈受累)、胸(腹)主動脈型(主動脈受累)、腎動脈型(腎動脈受累)及混合型等。
12.2 診斷要點
12.2.1 系統性紅斑狼瘡
1)病史詢問要點:有無發熱、、皮疹,有無系統性損害的相關臨床癥狀。
2)查體要點:注意有無典型的特征性皮疹(約80%~85%的患者可出現面部蝶形紅斑),有無關節腫痛、脫發,有無系統性損害(如心肌炎、胸膜炎、腎炎或腎病綜合征、神經系統炎癥等)的相關體征。
3)輔助檢查要點:
①血常規:可有貧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或全血細胞減少。
②尿常規及腎功能:腎損害者可有程度不等的尿檢查異常,如蛋白尿、血尿,嚴重腎損害者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③免疫學檢查:血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是本病的特點。體檢時若發現典型的特征性皮疹和多系統性損害的臨床表現,應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若抗核抗體(ANA)陽性或狼瘡細胞(LE細胞)陽性,即可明確診斷。
12.2.2 皮肌炎
1)病史詢問要點:有無發熱、、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癥狀。
2)查體要點:注意有無特征性的皮膚損害(通常在面部特別是上眼瞼發生紫紅色斑),有無各種運動功能障礙(以肌肉病變為主者),有無頸部淋巴結腫大,有無心臟擴大、心律失常、肝脾腫大、眼部損害等其他系統損害的相關體征。
3)輔助檢查要點:必要時組織會診并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如尿肌酸測定、肌電圖檢查、皮膚及肌肉活組織檢查等,以進一步確診。
12.2.3 硬皮病
1)病史詢問要點:有無發熱、,有無系統性損害的相關臨床癥狀。
2)查體要點:注意有無皮膚水腫、增厚、變硬,有無肢體活動受限、關節強直、手指伸屈受限,有無其他臟器損害的相關體征(如心肌損害可有心律失常,腎臟損害可出現高血壓、蛋白尿、腎功能衰竭,神經系統損害可呈多神經炎等)。
3)輔助檢查要點:硬皮病一般根據皮膚硬化即可診斷,必要時可進行相關輔助檢查,如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測定和X線檢查等,以進一步確診。
12.2.4 結節性多動脈炎
1)病史詢問要點:有無發熱、、、體重減輕,有無系統性損害的相關臨床癥狀。
2)查體要點:注意有無皮下結節,皮下結節多沿淺表動脈分布,皮損可呈多形性,皮膚可出現網狀青斑、潰瘍等多種表現;注意有無其他臟器損害的相關體征,如心肌損害可有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梗死,腎臟損害可出現高血壓、蛋白尿、腎功能衰竭,神經系統損害可呈多神經炎等。
3)輔助檢查要點:可疑病例必要時進行相關輔助檢查,如可做皮下結節或肌肉活組織檢查等,以進一步確診。
12.2.5 類風濕性關節炎
1)病史詢問要點:有無發熱、、體重減輕,有無其他系統損害的相關臨床癥狀。
2)查體要點:注意有無骨關節損害,本病典型的表現為對稱性的多關節炎,小關節和大關節均可受到侵犯,但以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及足關節常見,關節腫脹、僵硬、疼痛、活動受限,出現“晨僵”現象,終可導致關節肌肉萎縮和關節畸形,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注意有無其他臟器損害的相關體征,如淋巴結腫大、脾腫大、胸膜炎、心律失常等。
3)輔助檢查要點:可疑病例必要時進行相關輔助檢查,如紅細胞沉降率(血沉)、免疫球蛋白、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測定和X線檢查等,以進一步確診。
12.2.6 大動脈炎
1)病史詢問要點:本病多見于青少年女性,初始癥狀有低熱、乏力、食欲不振、體重減輕、關節酸痛、全身不適等非特異性表現,繼后視受累動脈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癥狀,如一側視覺障礙、、、腹部包塊、肢體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癥狀。
2)查體要點:本病頭臂干型為常見,查體應特別注意雙側脈搏、血壓差別,當單側或雙側脈搏減弱或消失、血壓明顯減低或測不出,或兩上肢收縮壓相差超過10 mm Hg時應警惕;其他應注意有無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有無頸部血管雜音。腎動脈型由于腎動脈狹窄,查體可見嚴重、頑固的高血壓,伴有上腹部或腎區血管雜音。
3)輔助檢查要點:可疑病例進行相關輔助檢查,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可顯示狹窄遠端動脈搏動強度和血流量減低,必要時做可疑血管部位增強CT、MRI等檢查,并組織專科醫師會診。
12.3 注意事項
12.3.1 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病種繁多,病因復雜,常累及多系統、多臟器,查體應系統、,并特別注意皮損的分布特征。
12.3.2 除體檢外,發病年齡、性別對此類疾病的診斷具有參考價值,應結合陽性體征詳詢病史,必要時做相關輔助檢查,以及早作出正確診斷。
公務員體檢復檢血常規醫院只說不合格本人有知情權嗎
1.當然有,可以向招考單位了解不合格的原因。
2.按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執行的體檢,用人單位和考生對體檢結論有疑問時,允許提出復檢要求。
3.復檢要求應在接到體檢結論通知之日起七日內提出。復檢只能進行一次,體檢結果以復檢結論為準。
4.對視力、血壓等項目有疑義的,可當場進行復查,得出結論后不再對這些項目進行復檢。按照《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試行)》執行的體檢,均不進行復檢。
公考體檢關于眼壓診斷的注意事項
關于眼壓 眼壓是眼內容物作用于眼球內壁的壓力。眼壓測量雖然不作為公務員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但作為青光眼三大診斷指標之一,在眼科檢查發現可疑體征時仍需加做此項檢查,故簡要介紹如下:
眼壓參考值為10~21 mm Hg。眼壓>24 mm Hg、晝夜眼壓差>8 mm Hg或雙眼眼壓差>5 mm Hg,為病理性眼壓。一般認為非接觸性眼壓計不夠準確,其結果僅供臨床參考,在確診青光眼時應采用Goldmann壓平眼壓計、手持壓平眼壓計或Schiotz壓陷眼壓計測量。由于高眼壓并非都是青光眼,而正常眼壓也不能排除青光眼,所以在評判眼壓測量結果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慢性單純性青光眼早期眼壓不是持續性升高,約有50%的患者單次眼壓測量值低于21 mm Hg,因此,不能根據一兩次眼壓測量結果在正常范圍內就判斷為眼壓不高,凡可疑病例應提供至少連續3天的單次眼壓測量結果。此外,測量24小時眼壓曲線,有助于發現眼壓高峰及波動范圍,是評判眼壓的可靠依據。
2)高度近視等鞏膜硬度偏低者,用Schiotz壓陷眼壓計所測眼壓往往低于實際眼壓,故要求測量校正眼壓或用壓平眼壓計測量。
3)測量眼壓時應注意測量誤差。中央角膜厚度(CCT)是眼壓測量的主要誤差因素,CCT越厚,測得的眼壓值越高,一些CCT較厚的正常人常被誤診為高眼壓。CCT與壓平眼壓計測量值密切相關,所以在單項眼壓高而無其他陽性體征時,應根據各地區條件做進一步檢查,排除CCT因素所致的“假性高眼壓”。
胖子能過公務員體檢嗎?
公務員體檢胖沒有關系。只要符合公務員體檢的標準,都是可以成功成為公務員的,假如是警察或者是其他要求體重的系統的話,就應該積極,在體檢的時候達到合格標準。
身高、體重標準
(一)男性身高一般不低于170厘米,體重不低于50千克;女性身高一般不低于160厘米,體重不低于45千克(南方部分地區,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商錄用主管機關同意,男性身高可放寬至168厘米,體重可放寬至48千克;女性身高可放寬至158厘米,體重可放寬至43千克)。
(二)過于肥胖或消瘦者,不能錄用。
判定過于肥胖或消瘦者按以下方法:
實際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5%以上者為過于肥胖;
實際體重低于標準體重15%以上者為過于瘦弱。
標準體重計算方法: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10
超出和低于標準體重的百分數計算方法:
[實際體重(千克)-標準體重(千克)]÷標準體重(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