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攻補,補而勿滯,瀉而勿損 經云:“陽道實,陰道虛。”脾為至陰之臟,其病多虛;胃為陽熱之腑,其病多實。脾虛證治以健脾補氣、溫中散寒之法,常用四君、理中之輩。胃實證治以瀉熱、通下、降氣、消導之法,常用白虎、承氣之類。連老強調,脾胃病往往虛實夾雜較多,臨證不可一概而論。脾虛或兼有濕濁、濕熱之實,胃實或亦有氣陰之虛。因此,久病或老年體虛病者,每見寒熱虛實夾雜,治當寒溫并調,虛實同顧,攻補兼施。 脾胃虛證,常以甘藥補之,然須把握氣機之升降,分清氣虛氣滯之不同。甘味之品易滯氣生滿、助濕生痰,常配伍陳皮、佛手、木香、蘇梗等導滯又甘能生濕,妨礙運化,凡因濕濁、飲邪阻滯中焦引起的嘔吐痞滿證,當忌用甘藥。胃陰虛正忌滋膩壅塞之劑,宜清補、平補,以達胃健納旺之目的,常用沙參、麥冬、石斛、玉竹、扁豆之類,補而不膩。如用熟地等滋膩補藥時,常酌加陳皮、砂仁、木香等健脾之品,以防粘膩呆滯脾胃。 若胃火蘊結、陽明腑實、脾蘊濕熱等實熱證候,運用黃連、大黃、龍膽草之類苦寒之藥,須詳加辨證,否則僨事。若為胃氣虛弱,寒凝中焦,誤投苦寒方藥,則傷陽敗胃,或化燥竭陰。此外,胃喜潤惡燥,對于木香、砂仁、蒼術、厚樸、陳皮等辛香溫散之輩,雖有散結消痞之功,用于脾胃氣滯、濕阻、食積等證,但若久用重用,也必耗傷胃氣。干姜、附子、肉桂等辛熱溫燥之品,雖有溫中散寒之力,然亦不可用之太過,謹防胃之陰津受耗。攻伐之劑,多為峻烈之品,祛邪之力猛,然傷胃之慮亦深,故常佐以草、棗和緩之藥,顧護胃氣,中病即止,使病退而胃不傷。
祛濕為要,調氣溫運,分消走泄 《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了“一病而治各不同”,乃“地勢使然也”。連老十分重視自然環境對疾病的發生以及轉化的影響,認為江浙為水鄉之地,濕盛之地,人在其間,無以避之,脾極易為濕邪所傷。《臨證指南醫案·濕》云:“濕為重濁之邪,若邪從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氣升騰,從內而生者,皆由脾陽之不運。雖云霧露雨濕,上先受之,地中潮濕,下先受之。”脾之健運升清,依賴脾陽的溫煦。若脾陽不足,則寒濕內生,壅滯中焦,使氣血化生無源。須濕邪得化,脾方能健運。 連老認為,脾喜燥惡濕,易為濕困,故脾病須細察有無兼濕,然后權衡虛實,孰為主次而兼治之。如濕邪重濁困脾者,首要調暢氣機,正如《溫病條辨》所云:“氣化則濕亦化。”如三仁湯、平胃散、胃苓湯、藿香正氣散等隨證加減,意在通過芳化、苦燥、淡滲等法祛濕醒脾,復其靈動之性。至于脾氣虛弱而生濕者,老師善用溫陽法。脾氣虛者,臨床用四君子湯加減;兼氣滯,則加陳皮補氣行滯化濕;若兼痰濁,則加制半夏以燥濕化痰。脾氣濕者,選用參苓白術散、資生丸健脾、滲濕止瀉。如脾陽不足,寒濕內生,癥見脘腹冷痛、下利清谷、肢體腫脹等,則善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湯以治之。 臨證常有濕蘊化熱,濕與熱膠結為患,郁閉氣枧。如見口干咽苦,便結溲黃,苔黃厚燥,此為熱重于濕,連老常于化濕之方中佐以黃連、黃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熱之品,尤須注意苦寒清熱量不宜大以防損傷脾陽,敗壞胃氣,貽誤病機。
診治范圍 擅長中醫內科脾胃病、中醫婦科不孕癥。 教育經歷 1980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 工作經歷 1980年,從北京中醫學院畢業后到現浙江中醫藥大學方劑學教研室執教。 曾任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副教授、方劑學教研室主任、基礎部副主任、主任、講師。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專業為中醫臨床基礎和方劑學,研究方向為金匱要略方配伍規律的研究、歷代名配伍規律的研究。
連建偉醫生擅長 內科脾胃病、疑難雜癥 連建偉醫生簡介 連建偉,男,名老中醫,專長中內脾胃,任浙江中醫學院副院長,中國中醫劑學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研究生畢業。從事臨床工作三十年,善于應用歷代名方辯證論治。尤對內科脾胃病、疑難雜癥有獨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