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之前,我們先看一下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中文全稱是“專用集成電路”。這里特別強調“專用”,“專用”意味著針對單一項目來說會更加有競爭力。相對比,GPU(顯卡)是通用計算處理芯片,所以在單一項目上來說“專用”肯定比“通用”更有競爭力。
硬件層面,也就是所謂的硬件加速, CPU、GPU、FPGA、ASIC。CPU與GPU相比在大數據多任務處理上,肯定GPU更占優勢。FPGA與GPU相比,在兼顧了靈活性的基礎上,無論是計算能力和功耗性能上都要更強,缺點是性價比太低。ASIC是的,其他的硬件形態都是無法比擬的。
為了打破英偉達一家獨大的局面,前任全球芯片老大英特爾和多年老對手AMD對標CUDA都分別推出了OneAPI和ROCm,Linux基金會更是聯合英特爾、谷歌、高通、ARM、三星等公司聯合成立了民間號稱“反CUDA聯盟”的UXL基金會,以開發全新的開源軟件套件,讓AI開發者能夠在基金會成員的任何芯片上進行編程,試圖讓其取代CUDA,成為AI開發者的開發平臺。
早在2021年,英偉達就曾公開表示過“禁止使用轉換層在其他硬件平臺上運行基于CUDA的軟件”,2024年3月,英偉達更是將其升級為“CUDA禁令”,直接添加在了CUDA的終用戶許可協議中,已禁止用轉譯層在其他GPU上運行CUDA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