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dragon dance)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shù)氐凝埻鯊R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扎成圓龍狀,節(jié)節(jié)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shù)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lǐng)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游走飛動。舞龍活動在鞭炮聲中正式開始,行進中的巨龍或盤旋、或翻滾。 [3] 舞龍是個大節(jié)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nèi)。 燈節(jié)雖始于漢初,盛于唐宋,但“舞龍”的習俗,相信是承繼殷周“祭天”的遺風。 龍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xiàn)的時間極早,而且“舞龍”包含“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大概由于龍在神話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無窮,而海洋主水,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nóng)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為天,谷物是維持生命的根本,間接也就操縱了人類的生命。按這意義敷衍,龍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龍被古人奉為“吉物”出現(xiàn)在慶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為奇了。
百葉龍主要流行在浙江省。舞蹈開始時,人們分別手持裝有木柄的荷花燈、荷葉燈和蝴蝶燈,穿插起舞。后一只大荷花燈變做,蝴蝶燈化做龍尾,其他燈結(jié)成龍身,猶如一條花龍騰空而起。 段龍主要流行于江蘇省。、龍身和龍尾互相不用布相連,只在和每節(jié)龍身上扎230~300厘米紅綢。段龍多由婦女舞弄,輕盈優(yōu)美,具有江南水鄉(xiāng)舞蹈特色。 早在漢代(公元前205年—公元219年),就有雜記記載了這樣的壯觀場面:為了祈雨,人們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龍。漸漸地,舞“龍”成為了人們表達良好祝愿、祈求人壽年豐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慶的節(jié)日里,人們更是手舞長“龍”,宣泄著歡快的情緒。
舞龍是個大節(jié)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nèi)。 燈節(jié)雖始于漢初,盛于唐宋,但“舞龍”的習俗,相信是承繼殷周“祭天”的遺風。
舞龍的習俗在海外華人那里得到了發(fā)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重大慶典活動 , 他們就會耍起龍燈 , 呈現(xiàn)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耍龍燈 " 在漢代民間已相當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