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起源說
有關舞獅子的文字記載,早見于《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按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xù)向漢朝進貢,否則便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漢章帝先后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后來金毛雄獅狂性發(fā)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就將獅皮剝下,由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后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流行。
唐代起源說
在碑使中有關于唐明皇游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后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這故事說當唐明皇游月殿時,在階前出現(xiàn)一只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唐明皇沒有惡意,且在階前滾球,姿態(tài)威武。唐明皇醒后要重睹這一現(xiàn)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后,獅舞便流入民間。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有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西涼伎》)??梢娞拼延歇{子舞。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xiàn);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tài)、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fā)威、過山、上樓臺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xiàn)出來。故此南獅講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中「采青」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