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文化形態中,為死者提供葬身之地原是家族的義務,因為人們普遍相信,人雖死而親緣關系猶存。在《圣經》中,亞伯拉罕從赫人所購之地,其主要特點是有洞穴,亞伯拉罕可以將他家族中的死者葬在其中,保有家塋是長期流行於世界許多地區的習俗。
家塋的地點往往要加以選擇︰在中國,由風水先生選址,選風好區。公墓也可能被奉為「圣地」或禁區。在日本、墨西哥等國,公墓是在某種場合為紀念死者進行參拜之處。在另外一些國家以及其他宗教團體,公墓荒涼簡陋,鮮有人跡。水佳的地點;韓國人傳統上請泥土占卜師選定吉地,使「邪靈兇鬼」不能望見。與先人團聚的愿望一向十分強烈,亞裔孝子有時不惜重資把先人遺體運回日本或中國安葬;在西方世界,人們往往把死者遺體用航空、鐵路和海運方式「運回故土」。
即使是在由部落或社區負責提供墓地的場合,葬身於社區墓地也是眾人羨慕的特權。外鄉人可以居住在市鎮或城市,但不能葬身于它們的公墓。古代猶太人、羅馬人和其他民族建立特別的公墓為埋葬罪犯、異族人和貧窮人之用。在歐洲,從中世紀一直到19世紀若干年代,經過定罪的巫者和殺人犯,還有自殺而死者,都不得葬于公墓。